雅安教育信息第20期
时间:2024-06-07 17:47 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护航中高考】

名山区三强化做好高中考备考1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体系。召开备考联席会议全面安排部署高考工作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完善考务工作方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预案,形成“齐抓共管、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全面梳理工作落实情况及时查漏补缺优化考前、考中、考后服务,确保考试安全、平稳、有序。(2)强化部门协作保障考试安全。组织开展防震抗灾救护知识培训应急疏散演练,部门协同做好试卷安全运输、值守、夜间巡逻、舆情监控等,保障试卷安全。联合卫健、消防等部门开展检查2次,考试交通线路考点监控系统、考点用房、消防通道、应急避难场所、饮食卫生等进行全面检查整改隐患2处。(3)强化三防联动确保考试公平。对260余名考务人员进行培训2次,保证考务人员专业有素。开展考前诚信教育和考风考纪教育,要求所有考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严防考试期间违纪舞弊行为发生。增配手机存放柜金属探测器,启用安检门4道5G屏蔽器95个,增设考点试卷保管室1间。维护检修标准化系统和各类设备设施,启用无线电侦测和智能巡检,确保手机“带不进、藏不住、用不上、传不出”。(名山区教育局)

石棉县做好2024年高考保障工作。(1)统筹协调保障“顺利高考”成立高考护航行动工作小组、安全保卫工作小组等多个协调机构制定工作方案,部署备考、组考、安保等各项工作强化部门联动,成立联合督导组,对考场疫情防控、安全保密、制度规范、标准化考点保障、应急预案和演练等备考工作开展专项督导2轮压实工作责任。(2)隐患排查保障“平安高考”。组织公安、保密、交通等21个高考成员单位针对试卷保密、道路畅通、医疗救护、噪音监控、电力供应、网络维护、治安保卫等开展全面排查2轮。建立考试期间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应急处置预案开展应急处置演练2场,提升应急处置能力。(3)设备优化保障“公平高考”。规范谋划考场布置、考务准备、考试金60万元,维护标准化39个,配齐信息化监测终端设备60考试用品1500套。对高考智能安监门信号屏蔽仪50台身份验证终端设备、60把手持式金属探测仪、40个专用考试挂钟逐一进行测试,购置手机存放柜120个。(4)用情服务保障“暖心高考”。在考点设立4个心理咨询室分批次对1049名高考考生进行考前压力缓解教育。举行“成人礼,提升学生考试信心组织开展“高考护航行动”,做好住宿、交通、食品、医疗等各项保障服务。通过微信等媒体平台,向学生、家长及社会广泛宣传高考期间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等注意事项信息。(石棉县教育局)

【欢庆“六一”】

芦山县用好三元色缤纷庆”六一”。(1)铸就“鲜红”底色。开展“红领巾爱祖国”活动,新晋少先队员800余名,通过仪式教育,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表扬市、县、校新时代好少年71人,县级优秀共青团员、团干部16人,省“红领巾奖章”四星章、“雅安青年五四奖章”5人,“五好”学生、新时代好少年20人,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2)彰显“快乐”特色。组织开展“喜迎六一”亲子观影活动,推出儿童节目12场次,开展文艺汇演、绘本剧表演、艺术成果展、美食制作、跳蚤市场等活动40场次,参与人数13000余人,使广大少年儿童在活动中度过美好节日、增长知识。(3)增添“关爱”暖色。组织教职工、少先队志愿者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送图书、文具50余套,为18位残疾儿童送教、送活动上门。走访慰问品学兼优、留守儿童和残障学生代表61人,把党的关心关怀送到孩子心坎上。(芦山县教育局)

【安全教育】

天全县构建“三大体系”筑牢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堤”。(1)构建“横向+纵向”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县-乡(镇)-社区(村委会)-家长”“教育局-学校-班主任-家长”双线防溺水机制,盯紧“守住水域”“管住人”两个重点,科学划分和明确界定安全责任。实行闭环管理,全面压实防溺水工作的属地、部门、学校和家长责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溺水工作格局,抓实抓细防溺水各项工作。(2)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教体系。利用安全教育平台、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QQ等新媒体手段,不定期向学生及家长推送防溺水教育宣传视频、安全提醒及预警信息。发挥校园教学主渠道作用,上好《生命·生态·安全》课,召开防溺水主题班会500余场次,开展国旗下讲话49校次,悬挂宣传标语49条,发放《防溺水告家长书》20000余份。(3)构建“物防+人防”多元化联防体系。会同属地乡镇、各职能部门,对河流、水库、湿地公园等重点水域开展“拉网式”排查,新增警示牌500余个、救生杆200余支、救生圈200余个,维护损坏设施10余处。组建由乡村干部、扶贫公益性岗位、志愿者等参与的巡逻队10支,在重点时段对重点及危险水域进行常态化巡查。(天全县教育局)

他山之石

通江县“三大共同体”缩小城乡师资差距。(1)城乡学校结成发展共同体。采取“1+X”的模式,组建城区优质学校结对帮扶乡镇薄弱学校的8个“校联体”团队,惠及农村学校38所。牵头学校和成员学校通过共研课题、联合教研、同课异构、同考同诊、上派跟岗、送教下乡等研训活动,促进校际交流互动、资源共享、队伍共建、同步发展。已开展联合教研16次,上派120人到牵头学校跟岗研修,送教下乡90余次,5所农村学校立项省级、市级课题8个(2)乡村教师组成研修共同体。建立了以学区为单位,镇中心校教务主任或教科室主任担任领衔人的12个乡村教师工作室,给农村学校教师就近搭建一个学习、交流、协作、互帮互助的平台,形成共学、共研、共进机制,实现建立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作用。乡村教师共同体由教师发展中心业务指导,学区督导员统筹调度,学校保障学研训时间和学研训场所。两年来,在县级以上赛课等活动中,乡村教师的参与度和获奖人次逐年攀升,3人获县小学语文课堂展评活动一等奖,2所农村学校教师获省级作业设计大赛二等奖。(3)城区教师形成走教共同体。针对部分乡村学校艺体教学力量薄弱的现状,每年统筹安排10名城区音体美骨干教师到乡镇9所以上学校走教。走教教师根据受教学校师生的需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全面优化教学方法,送上学生受欢迎、老师有收获的课。两年走教508堂课,受援学生5600余人。(四川省教育厅网站)

【简讯】

5月30日,在第74个“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聂颖深入雨城区学校开展走访慰问,向全市广大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祝福。(基教科)

6月4日,市政府副市长于冀川先后前往石棉县、汉源县考点,实地检查并听取了各县(区)考点的2024年高考备考工作情况汇报,查看了考点智能安检门检测通道、视频监控系统、试卷保管室、司铃室等重点场所,详细了解“六位一体”防作弊体系建设情况,并向考务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市考试院)

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 2021  雅安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主办:雅安市教育局 地址:雅安市行政中心5号楼4楼B座 办公电话:0835—2220212 传真:0835—2220212
蜀ICP备190176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8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