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教育信息第34期
时间:2021-10-19 11:16 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教育供给】

雅安市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保障群众学有所教。1)学前教育公办资源扩容提质。2021年主城区新建成3所公办幼儿园,提供优质学位近500个。实施集团化办学、区域名校引领办学、城乡学校结对共建等多样化改革实践,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办学规模最大化。充分发挥全市7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和6所市级示范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城乡幼儿园和公办民办园均衡发展。2)义务教育服务水平持续提升。2021年秋季学期,全市2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开展了课后服务,覆盖率达100%,参与课后服务学生121479人,参与学生比例达96.8%,参与课后服务教师近1万人,参与教师比例达93.4%。制定并实施《关于做好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等系列配套文件,科学合理制定招生政策,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实施公民同招。强化中小学生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健康“五项管理”工作,印发雅安市中小学“五项管理”50条和5项工作实施方案。(3)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制定并实施《雅安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方案》,顺利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招生入学考试,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年度招生计划的50%实行均衡定向招生并适当向农村初中倾斜。(基教科)

【校园安全】

雅安市采取硬措施完成校园安防建设“硬任务”。1)下达硬指标。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体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各县(区)限期8月底前全面完成校园安防“6个100%”工作目标,确保秋季开学正常使用。召开全市校园安全工作推进会,下发2个工作提醒函、3个情况通报,同步抄送县(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倒逼县(区)加快进度。强化教育、公安部门协同推进,对8个县(区)进行全覆盖实地检查专项督导,针对问题挂牌督战,确保按期完成任务。(2)采取硬举措。针对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视频监控系统与公安机关联网2个关键指标,认真研读部省文件政策,指导县(区)明确统一标准规范,组织教育、公安、电信等部门多次会商研究、现场办公,协调解决技术性难题,全市516所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实现联网。紧盯建设堵点,针对学校专职保安配备指标,指导各县(区)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配齐配强专职保安,要求教育、公安部门加强准入资格审核、严格备案登记管理,督促保安公司及时提供支撑服务、到县(区)组织培训考核,确保每名保安持证上岗,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应配备专职保安957人、实配备1307人。直面建设难点,针对民办幼儿园安全意识不强、资金落实不到位的现实问题,加强指导督促,协调帮助解决困难,保证安防建设落实落地,全市224所民办幼儿园全部按期完成各项指标任务。3)强化硬投入。各县(区)党委、政府将“6个100%”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协调解决推进中遇到的瓶颈难点问题。将校园安防建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召集教育、公安、财政等部门,专题研究资金问题。突出重点、紧盯难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保障建设按期完成。据统计,全市共投入约3400万元用于今年校园安防建设年度计划,截至20218月底,全市学校专职保安配备、封闭化管理、硬质防冲撞设施、护学岗建设、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和视频监控系统安装并与公安机关联网等6个指标已全部达标,是全省9个率先完成“6100%”目标任务的市(州之一。(安全科)

石棉县 “三抓手”夯实学校安全基础。(1)抓智慧校园建设。推进智慧安全校园体系建设,投入资金1184.9万元,完成校园技防等三大平台建设并投入使用,构成1036个点的校园监控体系,实现了县域内41所学校全时段、高清全覆盖。实现校园食堂智能机器检测系统覆盖19所学校2万余人,校园一键报警系统与公安系统110指挥中心连接,实现一键式双向语音对讲报警并全程录像录音。(2)抓安防机制建设。完善学校安全巡查、防汛防灾、消防应急等安全汇编预案24套,组成校园安全应急小分队27支300余人。落实教师陪餐、疫情防控、门岗巡查、应急演练等工作制度30余个,强化主题教育活动、家校安全平台、线上线下宣传教育等安全内容。突出学生校内校外安全防护,确保教师、家长、社会多层面参与。3)抓课堂阵地教育。组织530余个中小学教学班定期开展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课堂安全教育,组织2.3万余名师生员工开展防震避险等应急疏散演练。多级多层定期组织校园隐患安全排查,健全安全隐患清单制度。(石棉县) 

【双减工作】

汉源县紧扣“四度”抓实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1)安排部署有力度成立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并实施《关于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现场推进会、经验推介会、工作调度会,采取信息公示、规范合同、行政执法、资金监管等6项“硬”措施。采取设立资金监管专用账户、留存最低存款余额、监管大额资金异动等措施,强化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学费资金规范管理。截至目前,共组织召开专会12次,设立资金监管专用账户22个。2)开展摸排有精度建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教育、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全面排查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总数、从业人员数、招收学生数、预收费等情况,建立“一家一册”台账,明确问题清单。截至目前,走访调查30余校次,分批发放调查问卷2万余份,建立校外培训机构台账28册。3)长效治理有深度。坚持疏堵结合、分类分步治理原则,通过开展“挂牌行动”、治理中小学教师违规兼职补课、规范培训合同等举措净化教育培训市场,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平台建设,推动信息录入、专用账户开设、保险购买等工作,维护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坚持立查立改,现场取缔3所无证无照机构,发出3份《停办通知书》,责令存在问题的10余所校外培训机构限期整改或停业整改。4)宣传动员有广度线上线下广泛宣传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的重要意义,推送《致家长的一封信》,公示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校外培训机构名称,引导家长理性选择培训机构。约谈县内影响力较大的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10人,重申招生纪律和要求,并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汉源县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承诺书》26份,张贴宣传海报、摆放宣传展板70余张(个)。(汉源县)

【教育教学】

雅安市田家炳中学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近日,雅安市田家炳中学被市委、市政府评为“雅安市2021年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单位”,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探索新时期教育教学方法。1)以研促教。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条条落实”为基本思路,定期召开学科教研会,制定各学科教研组及备课组学期、学年计划,落实教研常规,形成相对完善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立足于解决教育教学具体问题,定时安排督促教师反馈课堂记录,检查备课、听课、评课记录。以青年教师培训、高效课堂展示、师徒结对、专家讲座为四环,定期举行青年教师培训活动,开展同课异构、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经验积累。实施师徒结对,由骨干教师亲自指导,对青年教师的备课、听课等教育教学工作量化打分。开展专家讲座,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形成“校促教、教促学、学映情”良好教学氛围。2)以管带教。坚持每月督导、每月反馈,开展主题班会等实践活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十条禁令、手机管控、课堂巡查”等制度,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强化课堂和班级管理,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生行为规范的落实。3)以团强队。在现有师资的基础上,以校长为组长,成立行政干部、年级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五支队伍的教学团队。利用名师工作坊、骨干教师的优势,建立全方位的带教网络,重视选拔和培养青年教师。发挥党员教师们的带头作用,推进课改教改、教学改革、选课走班、评价招生、师资办学、特色发展等6个方面改革,完善个性化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课程实施。(雨城区)

【简讯】

雨城区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近期,雨城区工商联向会员企业发出倡议书,筹集爱心助学金11.62万元。四川同兴律师事务所3名律师向两名贫困大学生签订了爱心助学协议,每年捐助每名学生1.2万元助学金。区妇联启动2020-2021年度“春蕾计划”帮助56名家庭贫困的中小学女童。(雨城区)

石棉县举行初中英语优质课比赛。比赛以“微格课+现场课”的方式进行,5名晋级决赛的教师分别进行20分钟的微格课展示,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全县初三英语教师观摩学习。(石棉县)

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 2021  雅安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主办:雅安市教育局 地址:雅安市行政中心5号楼4楼B座 办公电话:0835—2220212 传真:0835—2220212
蜀ICP备190176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8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