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
芦山县聚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1)强化政策保障夯实普惠发展基础。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376万元,实施幼儿园新(改、扩)建项目10个,新增学位48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100%。精准落实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近三年来,共减免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保教费158.43万元,惠及幼儿3060人次。严格按照“六个百分百”要求,投资148万元,完成20所幼儿园校园安防设施达标建设。(2)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均衡发展。结合城乡人口流动趋势,按照“城区扩容、乡镇提质、村居覆盖”思路,建成城区公办园4所、乡镇中心园16所,实现“15分钟学前教育服务圈”全覆盖。组建“城区优质园+乡镇中心园”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通过统一管理、师资轮岗、资源共享等方式,辐射带动薄弱园发展,共同体内优质园占比达60%,城乡保教质量差距不断缩小。(3)深化内涵发展打造学前教育标杆。实施“名园长”“名教师”培育工程,招聘学前教育教师54名,落实教师培训经费46万元,开展师德师风等专题培训5场次,培训率和合格率均达100%。构建“基础课程+本土课程+园本课程”体系,开发非遗传承、劳动实践等省市级学前教育课题25项,1项课题研究成果在全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推广。成立县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组建专家、教师、家长三方协同的育儿联盟,开展“家长开放日”“亲子实践课堂”等活动20场次,形成“园所-家庭-社会”共育生态圈,家长满意度测评达100%。(芦山县教育局)
【家校共育】
雨城区教育系统以“三个三”绘好家校共育同心圆。(1)把好“三关口”,夯实家访根基。把好准备关。长效推进“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详细规划活动形式、主要任务、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通过家长会、微信公众号、《致家长的一封信》等途径,搭建好教师家访活动平台。把好过程关。秉持“一家一案”“一生一策”理念,关注家访全程与学生个体差异,帮助解决困难问题800余个。把好成效关。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在实践育人、家校互动、社教同频、警校同步等方面加强协同配合,广泛征集教育发展建议600余条,及时向学校、班级、家长反馈相关意见建议,共筑关爱基石。(2)落实“三关心”,传递家访温情。关心学习情况。挖掘“学科实践劳动教育”“家庭体验式劳动教育”等校本课程,开设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劳动实践类拓展、职业技能类规划等假期劳动清单,深化学科融合。关心重点群体。针对父母沟通障碍、性格孤僻学生等重点群体,做好信息收集建档、动态检测评估、心理辅导咨询等,指导学校认真落实“五必访”。关心生活环境。2025年寒假期间开展“把爱带回家,暖童心护成长”“情爱新春,共护未来”等系列活动22次,参与志愿者258名,走访慰问儿童1123名,加大关爱帮扶力度。(3)实现“三覆盖”,提升家访实效。覆盖健康教育。重点加强防性侵、防火、防欺凌暴力、防诈骗等方面教育,全面提高安全意识,切实增强家长的责任感。提醒家长注意春季校园传染病预防,守护好孩子健康成长。覆盖共育共建。结合《“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情况统计表》,有针对性地制定家校共育措施50余条。学校编制了生物学校外实践课程,开展了“走进编织的奇妙世界”“家长进课堂”等实践活动,推动家校共育工作走深走实。覆盖宣传推广。“线下”组织开展“学家庭礼仪,做长辈心中的好孩子”主题班会、“知礼仪·传家风—家风家训”展示会、“讲家庭礼仪故事”比赛等实践活动40余次;利用家长课堂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组织专题讲座60余场。“线上”推送市级“教子有方 爱伴成长”家长学堂直播课、雅安新时代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家庭教育《一月一读》电子期刊等内容53期,点击量累计达5.2万余人次。(雨城区教育局)
【师资建设】
汉源县靶向发力锤炼教师队伍。(1)拓宽招引渠道,盘活教师资源。通过公开招录、考核招聘、特岗转编、县外考调、招才引智等多渠道招录教师109名,有效缓解教师短缺问题。组织15名音、体、美教师参与“励耕计划”走教项目,打通教师走教流动路径。积极开展赴外引才活动,举办高校校园宣讲会,着力吸引青年人才,为汉源教育注入新鲜血液。(2)强化专业培训,助推教师成长。深化“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名师名校长”全员培养模式,累计组织2461名教师参加教育部寒假教师研修活动,筛选出43名学科骨干教师参加西南大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开展专题培训、教学竞赛、集中教研等县级培训活动20余场次,覆盖教师4330人。(3)筑牢师德防线,炼就教育铁军。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组织举办师德师风征文比赛1场、师德师风宣讲20余次、“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师德主题演讲比赛1场。以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选树师德典型,获评全国模范教师1名、市级优秀教师16名、县级优秀教师100名。(汉源县教育局)
【教育装备】
名山区“三聚焦”推进教学技术装备提升。(1)聚焦装备升级。开展数字校园全覆盖专项行动,建成700余套班班通数字教室,实现各级各类学校200M以上带宽互联网、多媒体教室和数字校园全覆盖,为数字化教学奠定基础。配足配齐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学仪器,建成科学实验室97间,理科综合数字化实验室、全息数字化地理教室、创客空间等智慧教室32个,更新电子白板296套,推进教室、教具现代化。(2)聚焦管理优化。实施教育技术装备“五个一”管理办法,对现有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评估、实施和推广提出明确规定和要求。实行装备巡查和保养维修制度,每学期开学、期末和大型考试等重要时段对智能广播、智能监控等新技术装备进行巡检,建立安全隐患台账并及时整改,安排专人对教育技术装备进行管理,设置专项公用经费用于维护、补充、更新技术装备。(3)聚焦队伍建设。组织300余名教师参加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培训、人工智能教学应用培训班、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培训、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培训等7次,培养省级教育装备质量专家教师4人、市信息技术学科及实验教学评审专家30余人,5名教师进入雅安市第一批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市级专家指导团队,提升教师使用智慧教学平台和AI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名山区教育局)
【学校动态】
石棉县三举措务实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搭建工作平台,构建全链条心育体系。印发《石棉县教育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开足开齐中小学生卫生健康课程,建立石棉县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健全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体系,完善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构21个,建成校园留守儿童之家21个、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室20个,配备兼职心理辅导教师31名。(2)强化动态监测,建立精准化预警机制。定期聘请专业机构对全县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以测评为抓手,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台账”,一对一开展心理访谈和帮扶。完成中小学生年度心理健康测评,共8546名学生参评,8413人测评为良好,心理测评良好率98%。一人一册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133份。(3)深化多方联动,织密立体式关怀网络。重点关注县域内中高山少数民族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学生群体,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摸排了解并及时开展心理疏导。搭建家校共建共育平台21个。邀请省内外心理健康专家赴棉作心理健康讲座2个专场,20余所学校通过邀请心理健康教师等形式,开心理健康专题讲座40余场、主题班会400余堂。(石棉县教育局)
【他山之石】
富顺县“五加强”筑牢开学季校园安全防护墙。新学期伊始,富顺县积极行动,以一系列扎实举措,全方位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为全县师生营造安全有序的学习环境。(1)加强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筑牢思想“根基”。印发《富顺县2025年学校(单位)和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和体育场馆安全综治工作意见》,提前召开2025年春季开学安全工作专题培训,夯实校园安全管理人员管理技能,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书记、校长、分管副校长近300人参加培训。(2)加强部门协作联动机制,筑牢群防“链条”。开学前,县教育体育局联合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文广旅游局及属地政府等部门在学校及周边重点区域、重要时段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强化流动摊贩管理。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共清理占道摊点100余处,排查出安全隐患42处,车辆乱停乱放200余处。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进行了现场反馈,涉及到的单位及人员现场整改。(3)加强“校警”协作,筑牢安全防护网。县教育体育局和县公安局在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站好护学“第一岗”,各级各类学校邀请公安民警到学校上好“开学第一课”,县公安民警维护好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守牢交通“防护墙”。(4)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筑牢安全防线。县教育体育局派出10个工作小组,对校园内的消防设施、电气设备、实验室、食堂等重点区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共排查出隐患200余个,现场整改170个。在开学第一周,开展应急疏散演练120余场次。(5)加强家校合作机制,筑牢共育屏障。各学校利用假期开展“千师访万家”活动,教师们采取实地走访形式,到学生家里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克服“开学综合症”,确保学生开心到校、愉快学习、健康成长。(四川省教育厅网站)
【简讯】
2月25日-26日,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志刚率队赴雅安市开展春季开学安全和高考综合改革专题督导调研。省教育考试院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调研,市政府副市长于冀川,市教育局和雨城区、汉源县相关负责同志先后陪同调研。(办公室)
2月25日,市政府副市长于冀川同志率队赴四川省贸易学校开展春季开学专项调研,实地督导校园安全管理和教学准备工作,强调要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市教育局和省贸易校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职教科)
2月20日,市政府副市长于冀川赴雅安天立学校、雅安中学、雨城区成实外学校调研开学工作。市政府副秘书长袁开勇,雨城区政府和市、区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办公室)
2月19日,市政府副市长于冀川赴荥经县调研春季开学及“校园餐”专项整治工作。于冀川一行深入荥经县第四幼儿园、荥经实验学校、荥经中学,实地调研春季开学工作情况、“校园餐”专项整治及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等,听取学校安全保障、营养膳食、高考备考等情况汇报。市政府副秘书长袁开勇,荥经县政府和市、县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办公室)
2月13日,市政府副市长于冀川赴雨城区、名山区调研2025年春季开学准备工作。于冀川一行深入雨城区光华学校、名山中学蒙山校区、名山中学文庙校区,通过实地察看、现场问询等方式,详细了解春季开学筹备、校园安全、学生心理健康及“校园餐”治理等情况。市政府副秘书长袁开勇,雨城区人民政府、名山区人民政府和市、区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先后陪同调研。(基教科)
2月20日,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欣带队赴名山区开展学习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和开学工作调研。名山区政府副区长姜肖,市教育局、名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并参加座谈会。(办公室)
2月19日,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欣带队到雅安中学(大兴校区)调研学校开学工作并检查校园安全。(办公室)
2月17日,开学第一天,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欣带队赴天全县开展开学工作调研。天全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黄明,市教育局、天全县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并参加座谈会。(办公室)
近日,雅安市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召开2025年春季开学“校园餐”常态长效治理专题会议,传达学习雅安市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工作机制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专题学习《中小学校“校园餐”常态长效治理十条措施》,安排近期“校园餐”重点工作。市教育局副局长岑思猛主持会议并讲话。(后勤管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