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区以推动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为统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中小学校党建工作质量,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突出体制改革“塑形”,绘就办学治校新格局。一是强化顶层设计。联动组织、编办、人社等部门,统筹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在核定全区学校党组织领导职数的基础上,调整交流、新任党组织书记18名,配备专职副书记24人,指导学校修订议事规则,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实现党政领导“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二是建强组织体系。规范党组织设置,调整2个学校的党组织架构,完成6个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新建2个党支部;建立民办学校党建指导员制度,加强民办学校党建“两个覆盖”工作,针对37所民办学校及培训机构派出21名指导员,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指导工作,引领民办教育规范办学。三是打造品牌特色。以“党建+”工程为核心抓手,锚定“一支部一特色”目标,推动党建与办学治校深度融合,先后打造出“党旗领航,润泽教育”、雨城区第一幼儿园“共筑红色家园 雨润幸福童年”、雨城第四小学“一体三翼”、雨城区第二中学“两青四化”等党建品牌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党建品牌,涵盖基础教育全学段。
突出队伍建设“塑人”,激发组织建设新活力。一是抓实学习教育。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学查改”上下功夫,对学校开展廉政提醒3次,集中警示教育2次,邀请纪委监委开展培训教育2次,筑牢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思想防线。积极回应群众急难愁盼,举办公办托育服务,新增托位710个,有效缓解“带娃难、入托难、入托贵”的问题。二是深化“双培养”机制。推动骨干教师入党、党员成长为业务中坚,今年教育系统发展党员16人、吸收入党积极分子59人、培养党员骨干教师140余人。选拔16名优秀党员任校级干部,储备后备干部150余名;通过招聘、引进公费师范生优化队伍,全区在编中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85.79%,保障干部梯队衔接、质量过硬。三是强化党员名师引领。建立国、省、市、区四级“名师名校长”梯度培养机制,组织30余名党员校(园)长赴重庆北碚培训,强化管理干部思政素养与实践能力,依托26个党员名师工作室,开展课题研究、教学展示和跨校交流,带动培养骨干教师480余名,通过送教下乡、教学研讨等活动,辐射带动薄弱学校教师成长,助力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突出政治建设“塑魂”,构建思政育人新模式。一是机制课程双保障。制定年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德育工作计划,成立思政课教研机构,同向发力提升思政育人水平。二是师资教研共提升。设置教研组38个,配强专兼职思政教师470余名,聚焦“教学研训”四位一体建设,完善省、市、区、学校四级培训体系,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推动教学能力持续提高。三是资源育人相融合。把思政课与德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有机结合,创新“品德培育+实践体验”双轨模式,广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党建团建、队建主题活动1500余场次,开展“家风中的红色故事”“读红色经典,传文化薪火”等主题亲子活动,参与体验人数达10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