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一条“大主线”。守好红色根脉,将爱国主线作为“开学第一课”重点内容,开展主题教育43次,各级党组织集中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122次,各校悬挂宣传条幅450余条,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得见、听得到、入人心。围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组织主题活动86次,开展“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激发挺膺担当”主题活动33次,国旗下演讲320余期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携手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等部门举办演讲比赛,利用“汉源教育”展播晋级作品35个,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
深化思政“大课堂”。加强思政课程体系建设,规范开设《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开足开齐《可爱的四川》地方课程,擦亮“一校一品”特色思政名片;坚持引育并重,强化思政教师人才支撑,配备专兼职教师417人,涵养教师培养梯次,搭建市县校三级培养体系,选派11名骨干思政教师参加雅安市“正品成格·慧雅学子” 品格教育培训会,50名班主任参加劳动教育主题微班课研讨活动,打磨优秀思政课《坚持—成就更好的我们》《在教学中,唤醒灵魂点燃生命》等,组织全县思政教师阅学,汇聚思政育人合力,增强思政课吸引力、实效性。
构建育人“大格局”。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立体式思政育人格局。精心打造“思政德育讲师团、班主任队伍、心理健康队伍、家庭教育导师”4支团队,开展培训活动50余场次,深化家校育人共识,发挥1+1>2叠加效应,举办家长培训班35期次,召开家长会500余场,帮助走出家庭教育误区;以党建带团建强队建,着力打造实践育人双模式,组织100余名少先队员前往佛静山烈士陵园参加公祭活动;以清理人行道、环湖绿道垃圾为主,开展“乐游环湖绿道 守护碧水蓝天”主题实践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艺术节30余次,校园运动会72次,班级举办读书会260余次、科技节3次,用心用情推动思政育人见行见效,精准精细建强育人格局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