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教育信息第33期
时间:2019-10-14 15:26 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荥经县三四三抓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2019年,荥经县共有留守儿童1773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4.03%。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荥经县通过建机制、搭平台、抓教育,建立全部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其中对138名建档立卡户留守儿童统一建档立卡、实行挂账管理。

一、建立三项机制,实施精准管理

一是建立督查考核机制。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并实施《荥经县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系列制度,形成了党政牵头、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制定并实施《荥经县留守儿童养成教育考核方案》,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教育动态监测和考核机制,并纳入对学校年度综合目标考核。

二是建立档案管理机制。通过每期报名注册,全面收集留守儿童基本信息。组织开展留守儿童监护人座谈会、实地家访,精准核实全县留守儿童相关信息,为全县1773名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详细记录学习、生活、心理成长情况,实现了一校一档、一班一册、一人一卡

三是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建立全员育人导师制,建立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教育管理留守儿童工作制度,针对留守儿童具体问题,采取“1+1”“1+N”的方式进行结对帮扶。落实学校留守儿童三多、三管、三优工作机制,即对留守儿童要多看、多问、多帮,管学习、优先辅导,管生活、优先照顾,管活动、优先安排。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关爱留守儿童,组织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关系。

二、搭建四个平台,实施精细关爱

一是构建建档立卡数据平台。强化学校、乡镇、村组协调配合,深入村组对全县建档立卡户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调查摸底,为138名建档立卡户留守儿童统一建档立卡、挂账管理,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信息准。

二是搭建扶贫助学帮扶平台。将留守儿童关爱与脱贫攻坚结对帮扶相结合,近三年,通过减免费用、争取社会捐助等形式资助贫困留守学生5000余人次,确保无1名留守学生因贫因困失学。深入开展党员教师走基层”“千师进万家家访活动,组织全县1200余名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1773名。

三是构建亲情补偿关爱平台。指导全县35个学校开通亲情热线4个学校建成想家计划亲情视频聊天室。建立留守学生爱心之家”“爱心书屋”30 个、乡村少年宫29个,配齐电脑、图书、音体美器材等设施设备,保障留守儿童开展文体活动、适时能与父母视频通话。

四是共筑监护培训教育平台。每学期开学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讲座64次,累计培训家长3万余人次,教育引导家长在外务工期间做到五个一:每周与孩子通话1次,每月寄1份学习生活用品,每年暑假接孩子到务工地团聚1次,每学期参加1次学校亲子活动,每年春节回家与孩子团聚1次。

三、突出四项教育,实施精心保护

一是着力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知识专题培训讲座,加强对67名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的日常培训。设立心理咨询室知心姐姐信箱”32个,严格落实每周1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重点对有苗头性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落实辅导教师一对一心理疏导,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二是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深化法律进学校工作,近三年,组织法制副校长为留守儿童开展专题法制知识讲座78场次,组织关工委深入全县各校()开展法制宣传主题报告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45场次。指导寄宿制学校用好“三通两平台”,组织留守儿童收听收看法律案例,增强留守儿童法治意识。

三是抓实校园安全教育。强化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演练,常态化开展每月1次的应急演练及每周一跑应急疏散练习,提高留守儿童自救自护能力。建成国家、省、市平安校园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7个,通过示范创建引领全县学校夯实安全基础建设,筑牢校园安全防火墙。

四是筑牢社会联动共育。2019年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拉网式排查和专项整治5次,发现并整改隐患3处。充分发挥五老作用,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讲座、爱心资助、节日慰问等20余次;组织社区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举办周末兴趣班、节日联欢、爱心捐赠等关爱活动。

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 2021  雅安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主办:雅安市教育局 地址:雅安市行政中心5号楼4楼B座 办公电话:0835—2220212 传真:0835—2220212
蜀ICP备190176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8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