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教育系统采取有力措施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
时间:2021-11-18 11:28 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雅安市教育局

重点摸排中高风险区返雅师生、家长流动情况并建立台账,坚持“零报告”“日报告”制度并形成“一校一表”台账,摸排10月28日以后从成都返回师生员工634人,累计完成34366名师生员工核酸检测工作。组成5个督导组,分片区摸排中小学校疫情防控和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停课情况,开展督查100余校次、发现整改问题30余处。开展“万名教师进万家”家访和家校沟通活动,对3000余名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开展电话家访,准确掌握外出务工情况。

强化校园门岗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严控无关人员进出校园,开展体温检测登记。全面有序推进疫苗接种,符合接种条件的12岁以上师生员工共108345人均已接种第一剂次,第一剂次接种率100%;有107193人已完成全程接种,全程接种率99%;且有3948名师生已接种加强针。全力推进3-11岁学生接种新冠疫苗,目前已有100148人完成第一剂次接种。每周对学校重点部门全方位消毒,按师生总数、校园空间范围配备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共配置发放消毒液5万余斤,设置临时隔离室200余间。

加强疫情防控知识、新冠疫苗接种注意事项等宣传,引导全县师生养成佩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卫生习惯。发布国内、省内疫情形势变化,倡导师生配合做好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等防疫措施,利用心理服务热线,开展防疫知识、心理咨询服务。目前,已编发信息简报40余期,热线服务300余人次,发送防疫知识5万余条。

雨城区教育局

明确各中小学幼儿园实行校园封闭管理,除应急值班值守人员,其他人员一律禁止进入校园。所有学校聚集性活动一律取消或推迟。严格落实在校服务的宿管、保洁、门卫、食堂、绿化、基建等人员的疫情防控要求,追溯分析判断其个人及家庭成员的行踪。

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建立“师生员工疫苗接种填报统计”机制,开展师生员工接种疫苗信息登记,进行精准摸排、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制定3周岁以上师生员工疫苗接种实施方案,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开展宣传工作。以片区为单位,组织开展3岁以上师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加快构建师生“免疫屏障”。

扎实开展督导检查。建立常态化校园疫情防控督查机制,建立起对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的严密防控网。全面暂停面向中小学生和幼儿的线下教育培训活动,成立督查组,不定时对全区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疫情防控专项督导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要求责任人及时整改,形成闭环管理。

名山区教育局

时刻关注上级对疫情防控的新要求、新举措,充分发挥校园宣传阵地作用,利用校园广播、LED显示屏、集会、班会对学生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学生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家长及其家庭时刻紧绷疫情防控之弦,严格执行本地和学校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全面做好个人防护,做到“非必要不流动”“非必要不聚集”,保护好个人健康,共筑群防群控屏障。

通过公众号、微信群、QQ群、短信等非面对面形式,对全区广大师生、家长转发推送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和确诊病例行程轨迹等疫情信息,提醒师生、家长要密切关注确诊病例行程轨迹,如发现与目前国内已报告病例的公布行程有时空重合,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学校、社区报备,配合属地落实健康监测、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个人防护等必要防控措施。

教职工线:校长-教职工。各学校教职员工每日利用企业微信进行健康打卡,根据中高风险地区调整及时对教职工行程动态进行摸排统计。学生线:校长-班主任-学生。建立校长、班主任防控队伍,强化学生晨午晚检,对全体学生每日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对重点地区返雅学生行动轨迹进行摸排,建立详细摸排表。家长线:校长-学校后勤管理处负责人-班主任-家长。班主任及时根据中高风险地区调整,跟进学生家长的行动轨迹和健康状况,并根据社区对家长的管控状态,及时对相应的学生采取核酸检测和居家隔离观察等措施。

荥经县教育局

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推进会,传达学习省、市、县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对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再安排、再部署,压实工作责任。“清单式”排查防控漏洞和风险点,通过学校自查,联系人全面排查,督导学校落细防控要求。强化督导检查,班子成员采取定期、不定期和明查暗访相结合的形式督查,对工作不力、不按规定执行的,作通报批评并责令立即整改。

各校园实行封闭管理,严格落实师生晨午晚检制度及“零报告”“日报告”制度。严格执行进出校门人员登记制度,落实“测温、扫码、亮码”、正确佩戴口罩通行措施,严防无关人员进入校园。严格管理师生流动,坚持“非必要不出雅”,确需外出的按照“谁申请、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和程序。开展教育系统全员核酸检测,落实师生健康管理。

联合卫生健康局,完成对全县19所小学和19所公民办幼儿园3-11岁儿童接种摸底统计工作,建立学生疫苗接种台账,制定接种工作方案。通过LED、微信群、短信等方式全覆盖宣传,召开线上家长会,发布科普信息,教师群内答疑解惑,让家长认识到疫苗接种必要性;线下,发放《接种知情同意书》《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健康状况登记表》各9000余份,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做好疫苗接种。截至目前, 3—11岁儿童、学生已接种7000余人。

汉源县教育局

成立汉源县教育系统常态化疫情工作小组,专设综合协调、后勤保障、宣传信息、网格指导和工作督察5个工作小组,补充工作人员10余人,围绕全县教育系统实际,全面、深入、细致部署防控工作,及时召开视频专题工作会,传达全国、省、市、县疫情防控工作文件和会议精神,通报近期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落实60余名联校人员指导学校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校长-卫生健康副校长-后勤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门卫的岗位责任,细化分工,确保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

以“防输入、防扩散”为目标,重点摸排成都等中高风险区返汉师生、家长流动情况并建立台账,坚持“零报告”“日报告”制度,严格离县师生及其家人活动轨迹、体温检测“日报制”,形成“一校一表”台账,组织70名党员教师组建党员先锋队,对800余名留守儿童家庭进行“电话家访”,准确掌握外出务工,与疫区人员有无接触等情况及时上报,落实6个网格化小组34名成员分片区摸排校外培训机构是否严格禁止所有线下培训辅导活动,目前已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排查75校次,督促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全面禁止线下培训辅导。

积极落实校园卫生防疫工作,49名卫生健康副校长通过微信视频通话指导各学校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梳理疫情防控知识,印发宣传手册4万余份,引导师生、家长养成在人群密集和密闭场所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等基本卫生习惯。动员100余家委会成员,在校园门卫处增设护学岗,协助值周教师、门卫做好进校人员体温监测、人员登记点等工作,密切关注外来人员,确保卡得严、防得住。要求学校指导教师提前做好线上教学方案,通过“青蓝结对”探究直播、微课、导学案等多形式教学。

按师生总数、校园空间范围配备体温测量仪、医用口罩、消毒液和医用酒精,设置临时隔离室,切实保障疫情防控人防、物防、技防条件;积极落实校园卫生防疫工作,重点对教室、宿舍、食堂、垃圾站、图书馆、卫生间等公共场所,进行全面彻底清洁消毒,保障校园卫生安全;强化阵地意识,在校门、教学楼、宿舍楼门口等醒目位置设置健康提示牌;创新课后服务模式,充实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缓解学生、家长的焦虑情绪;通过走、听、访、查、看等形式督查各学校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台账及时整改。目前,已开展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督查49校次,发现整改问题9处。

石棉县教育局

严格执行“三检”和因病追踪制度,落实教职工和学校服务人员测体温、亮双码、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校外人员禁止进入校园。做好重点场所卫生管理,全面实施预防性消毒。严格落实校园疫情防控“四方责任”和“六个必须”,制定印发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预案,定期深入中小学校、幼儿园、15所民办培训学校开展调查访问、档案查阅,筑牢校园防控网。

进一步完善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排查台账。对系统2万余名教职工、学生及出行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依托学校群、教师群、家长群等线上平台,逐个筛查师生外出名单,掌握行程轨迹,建立有中高风险旅居史的师生员工台账。经排查,10月28日以来有成都和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1609人,所有人员已完成核酸检测。

加强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1米线等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学生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等防范意识;加强传染病防控教育。做好每月3所学校疫情防控常态化健康监测,在此基础上定期组织全县2万余名师生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通过黑板报、电视墙等新旧媒体,让在读学生了解疫情知识并做好自我防护。

按照“应种尽种”的工作要求,分两个阶段组织全县中小学和幼儿园学生进行接种,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12岁以上师生员工疫苗接种工作,师生员工接种率为98.8 %, 12周岁至17周岁在校学生接种人数9427人,3至11周岁在校学生接种人数10101人。

天全县教育局

严格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园,确需要进入校园人员,严格落实“亮码、扫码、验码、测温、登记、正确佩戴口罩、一米线等措施,把好“入校第一关”。严格学生外出管理,学生外出必须严格履行请销假手续,如实登记外出行程轨迹。建立“教育局、学校、班级、家庭”四级信息摸排网络,落实“日排查、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日摸排、汇总、上报师生员工及与其共同生活居住的家庭成员出雅返雅情况,目前已摸排市外返雅教职工34人,学生4名,其中仍在居家隔离教职工15名、学生2名。通过“学在天全”平台持续做好全县18000余名学生和1324名教师的晨、午、晚检及因病缺勤追踪登记等工作,实时掌握师生员工健康状况。

设立临时隔离室80个,新增洗手池100余个,按照一个月以上使用量储备口罩20余万个,消毒用品、洗手液、一次性乳胶手套、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并建立出入库台账,专人管理。全县学校对教室、食堂、宿舍、办公室、厕所等重要聚集场所进行每日清洁消毒,校园垃圾“日产日清”。

印发《关于开展全县教育系统疫情防控专项督导的通知》,成立以局班子为组长,相关股室人员为成员的6个督导组,从即日起至疫情防控形势缓解期间,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联系学校开展疫情常态化防控专项督导。目前,已累计出动20人次,突击检查学校(含民办幼儿园)40余所,发现并责令整改问题100余个。通报学校3所,约谈疫情防控不力学校的相关责任人3人次。

芦山县教育局

对标《四川省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四版)》修改完善《芦山县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应急预案》,严格按照新版指南做好宣传教育、人员管控、健康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把牢校门值班值守关、学生晨检午检关,全面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加强节假日外出返芦师生排查,国庆、中秋期间外出师生共21人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并坚持做好跟踪监测。按照《芦山县教育系统在校期间师生员工开展核酸抽样检测实施方案》,已抽检10所学校800余名师生,全部阴性。今后将持续定期开展学校师生核酸抽样检测工作。

加强师生疫苗接种工作,接种率100%。全县教职员工1754人接种1663人,除医学鉴定接种禁忌91人外,全部完成疫苗接种;18周岁学生180人接种179人,接种禁忌1人,完成率100%;12-17周岁学生4348人已接种4324人,接种禁忌24人,完成率100%。目前,12周岁以上学生和教职员工正在接种加强针,3-11周岁学生接种工作正安全有序推进。

宝兴县教育局

通过微信、QQ群推送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知识3余万条次,张贴校园疫情防控宣传标语1200余条,发放疫情防控倡议书5000余份,宣传疫情防控要求和疫苗接种相关知识。

严格控制师生出市行为,坚持“非必要不出市”的原则,控制师生跨地域流动,进行旅游、探亲等外出活动。各学校备齐备足口罩、消毒液、洗手液、额温枪等防疫物资,加强值班值守工作,严格落实闭环管理,严格落实校外人员测温、扫码、戴口罩、登记等防疫要求,安排专人对学校环境开展“消杀灭”工作,常态化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各校园按照分工,规范、有序进行入离园等环节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场景开展演练20余次,加强教职工的疫情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的能力及水平,检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 2021  雅安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主办:雅安市教育局 地址:雅安市行政中心5号楼4楼B座 办公电话:0835—2220212 传真:0835—2220212
蜀ICP备190176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8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