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杉: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 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坚守职责定位
时间:2017-11-23 00:00 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  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坚守职责定位

市教育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王杉

党的十九大是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面向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明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特别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十九大最重大的历史性贡献,体现全党意志,顺应时代要求,深得党心民心,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大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头等大事,认识更深一层、行动更快一步、落实更胜一筹,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真正学懂、弄通、做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四个意识”,使党的十九大精神成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密切联系纪检监察工作实际,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十九大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了重大部署,《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对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两章内容进行调整和充实。中央纪委的工作报告,指出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新使命、新要求、新任务,彰显了永远在路上的决心和勇气,是纪检监察机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遵循。纪检监察机关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新部署新要求,紧紧围绕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纪检监察工作置于大局大势大事中谋划和推进,及时调整监督执纪工作思路和举措,以新思路、新举措适应新战略、新形态,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监督执纪问责职责,把管党治党的螺丝拧得更紧,以新的作风、新的作为、新的担当开创新的局面,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是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格遵守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自觉把职责使命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专责机关职能作用,把“四个意识”落实在岗位上、落实在行动中。要加强对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章党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自觉同违反党章、破坏党的纪律的言行作斗争,严肃查处对党不忠诚、阳奉阴违的问题,严肃查处违背党的政治路线、破坏民主集中制等问题,推动党组织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党的十九大以后,新的巡视计划正在制订,在党的十九大闭幕后就要展开新的巡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将在全党推开;正风肃纪依然会进行,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的反腐败斗争决心依然“坚如磐石”。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和《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精神实质,驰而不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肃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推动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全面加强纪律建设,深入开展纪律教育,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突出主业,加强监督,严格执纪问责,严肃查处教育领域“四风”问题和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三是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纪检机关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全面从严治党联系着我们的中心工作,只有首先严管好自己,才有底气和自信履行好职责。要深刻领会“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践行忠诚干净担当。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办案纪律、保密纪律、廉洁纪律,以更强的纪律意识、更严的守纪风范,以身作则,令行禁止。要以典型反面案例为戒,警钟长鸣,廉洁自律,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廉洁自律准则,坚守思想道德底线、廉洁从政底线、党纪国法红线,坚持慎微、慎初、慎独,时刻检点自身言行,算好政治帐、经济帐、自由帐,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 2021  雅安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主办:雅安市教育局 地址:雅安市行政中心5号楼4楼B座 办公电话:0835—2220212 传真:0835—2220212
蜀ICP备190176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8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