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县双向奔赴促成长 打造幼小衔接新生态
时间:2022-05-11 08:51 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更新理念,准备教育“先行”。以省级幼小科学衔接试点园2所、试点小学2所进行结对子。试点园严格落实《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将入学准备贯穿到幼儿园小、中、大班三年保育教育的全过程,坚决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的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管理方式。成立幼小衔接工作小组,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四方面的发展目标、具体表现和教育建议入手,制定工作计划,扎实开展相关活动。引导幼儿园教师树立科学衔接理念,组织大班幼儿开展生活自理竞赛、参观小学校园、争做时间管理小达人等活动,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准备,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向往。

创新探索,适应教育“同行”。试点小学严格落实《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积极创设包容性、支持性的校园环境,设置一年级上学期为入学适应期,安排过渡性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确保每周不少于1课时。各学科实行“零起点”教学,从熟悉校园、礼仪教育渐进过度,倡导游戏化、情境化教学,严格控制书面作业,着重从“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四个方面设计评价内容。积极探索“一二年级”评价方式,主动为每个幼儿搭建多方面展示、成长平台。

协同衔接,联合教研“随行”。成立天全县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由1名领衔人、3名兼职教育督导、1名幼教教研员和1名小学教研员形成专家团队,专门负责全县幼小衔接教研工作。将幼小衔接纳入年度教研计划,建立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联合教研制度,打造学习共同体,探讨相同学科下的听课、评课,缩小幼儿园与小学的课堂模式差距,以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实现双方教学模式的有效衔接。开展每月一次的幼、小教师双向跟岗,以观摩“半日活动”为载体,感受不同学龄阶段的课程目标下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幼儿身心愉悦的进入小学。通过每学期一次的参访小学,“课间10分钟、整理小书包、我毕业了”等月主题活动,直观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及环境,激发对小学生活的憧憬与向往。(沈晓琳、杨颖)

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 2021  雅安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主办:雅安市教育局 地址:雅安市行政中心5号楼4楼B座 办公电话:0835—2220212 传真:0835—2220212
蜀ICP备190176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8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