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县民族中学五育融合赋能素质教育
德润童心,厚植民族德育根基。学校立足民族地区实际,构建“民族德育矩阵”。开发《民族美德故事》校本课程,挖掘彝族“尔比尔吉”等传统德育资源,每周1课时融入课堂。打造“民族德育实践岗”,设立校园礼仪、文化传承等3类岗位,500余名学生参与。开展“民族美德之星”评选,每学期表彰50名践行民族团结的学生,以民族德育滋养青少年心灵,筑牢成长之基。
爱国铸魂,强化少年家国情怀。聚焦爱国主义教育,打造“民族爱国教育链”。建设“校史和民族地区记忆馆”,陈列校史和少数地域民族史料30余件,年均组织15场班级参观。开展“我和祖国共成长”主题活动,结合彝历新年等契机,编排民族特色节目10余个。推进“爱国书信计划”,组织学生给戌边战士、抗疫英雄写信,累计寄出信件20余封。
体美协同,赋能学生健康成长。深化体美劳协同,构建“民族体美生态”。体育上,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设摔跤、锅庄等课程,组建3支特色运动队,每年定期举办“民族运动会”。打造“民族艺术工作坊”,绘唐卡、做漆器。建设“民族农耕基地”,种植本地农作物,让学生在耕读中强体魄、塑审美、磨意志,实现体美爱协同育人。
五育融合,打造素质教育样板。以五育融合为总目标,创新“民族五育共同体”,构建跨学科融合课程,如“民族建筑中的数学美学”,融合数学、美术与民族文化。打造“五育融合实践周”,设置民族文化调研、传统技艺传承等5大任务,实现德、智、体、美、劳深度融合。建立“五育评价体系”,从民族文化传承、爱国实践等维度,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