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洪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打造川西教育新高地的建议》(第05030258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雅安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主要领导多次对教育重大问题专题调研,对教育重点工作亲自部署,倾力支持和推动教育优先战略落实,雅安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教育吸引力不断增强。
一、以多样化特色化为策略,推动高中发展
坚持“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策略,全市高中教育取得长足进步。一是示范引领能力不断增强。坚持把省级示范创建作为全方位提升高中学校品质的载体,对标建设、完善条件、优化管理。
雅安中学、名山中学被省教育厅认定为首批省一级示范高中(引领型),荥经中学成功创建为省二级示范高中,全市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扩容至6所,形成了2所省一级示范性高中引领带动、4所省二级示范高中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二是高中育人质量显著提升。始终坚持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内涵发展的理念推进高中教育质量提升。2023年全市高考一本上线人数951人、上线率10.63%、同比增长129人,本科上线5374人、上线率60.06%、首次破60%大关、同比增长410人,全面实现“稳中有升、结构优化”目标。三是公、民办高中结构优化。着力打造公办与民办教育良性竞争、资源互补、共同提高的发展环境,整体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先后引入雅安神州天立高级中学、雅安市成实外高级中学、雅安北附实验学校和雅安市江南综合高中4所优质民办高中学校,提供学位近2000个,优化全市高中教育供给结构,降低了学生选择市外就读的预期,缓解了优质生源外流的趋势,“家门口”的优质学校不断新生成长。
二、以高考综合改革为牵引,推动人才培养
当前,我们正抢抓全省高考综合改革发展机遇,全域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是全面推进综合改革。集中向雅安中学投入资金371万,标准化改造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和教学多媒体综合研训中心。斥资3亿元迁建石棉中学新校区,征地20亩投资3000万用于改善名山三中校舍条件。全市普通高中生师比达11.03:1,计算机配备为0.262台/生,17所普通高中56人以上大班额已全部化解,软件、硬件全面对标全省高考综合改革教学与考试需要。二是扩大选才培才空间。成立以雅安中学为核心的全市高中学校教育共同体,组建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和学科基地。在雅安中学启动实施小-初-高学段融合计划,组建学段融合实验班,建设学科融合课程,开发艺术和人工智能课程10个;实施学科竞赛起跑计划,成立竞赛部,组建以金牌教练挂帅的竞赛教师团队4个。依托四川省第三届贡嘎杯体育联赛活动,遴选出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高水平运动员苗子共计28名进行集中培养。三是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强化校地合作,顺应省内优质高校招考模式,打通“双一流”优质高校的升学渠道。推动雅安中学与四川大学共建“优质生源基地”。推动名山中学等8所普通高中与西南石油大学共建“优质生源基地”并签订优质生源输送协议。组织全市200名优秀小学生和200名初中生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冬令营活动,筛选42名拔尖创新人才苗子。今年秋季学期,我市4名高三学子被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高校提前录取(新南威尔士大学和巴黎理工学院),连续三年实现“有清有北”。
三、以川西教育中心为支撑,融入双圈发展
一是突出整体提升,做优发展质量。主动适应和研究高考综合改革,实施初高中一体化发展,开展成渝高中学校联合协同发展项目,实现学校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引入成渝地区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人才联合培养,联办高、初中“双师课堂”班,着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邀请川师大等高校专家名师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基地建设、学科教学指导、升学指导咨询等,努力构建上挂高校、下联学校的教师培训中心和高中学习资源中心。二是突出贯通培养,发掘拔尖人才。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区域、学段、学科三个一盘棋联合培养机制,坚持一体化规划高初小三个学段,前置人才选拔和培养时机,形成适合学校实际和雅安地域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面向初高衔接学生开展数学、物理等学科竞赛培训,举办特优生冬令营、夏令营集训。着力发现和发展学生体育艺术特长,开展体育高水平运动员、艺术尖子生集训,探索拓宽体尖生、艺尖生升入“双一流”大学渠道和方式。三是突出品牌打造,强化发展引领。坚持以引领雅安高中教育发展、辐射川西融入成渝为基本目标,突出强基课程培训能力、学科竞赛培训能力等关键要素,将雅安中学打造成区域性引领性品牌普通高中,每个县(区)至少办好1所优质普通高中。完善“高校+中学”的联合培养机制,共建多所“双一流”高校优质生源基地,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现逐年持续突破。普通高中教育各项主要发展指标力争在全省前列,全面提升雅安普通高中教育区域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
四、以强化招生管理为抓手,推动良性发展
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作用,深入细致解读入学政策,强化宣传引导,使师生和家长了解、支持现行招生政策。引导学校教师形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确保学生公平接受教育,对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形成社会理解支持的良好氛围,确保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规范有序平稳。二是维护良好招生秩序。监督有力,切实维护良好招生秩序强化监督问责,严厉打击学校有偿招生、违反规定提前招生、内定招生、跨地区招生以及向学生家长收取录取费等违规问题,切实保障考生合法权益,规范了高中招录程序。充分利用学籍系统规范中小学校招生,加强学籍接续管理, 指导县(区)加大学籍监管力度,不得为超计划、违规选拔、违规跨区域招收和转学的学生办理学籍注册转接,严肃追究违规学校责任,确保招生工作公平公开、规范有序。三是公平规范开展录取。我市高中阶段学校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建立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实行看分网上填志愿,所有普通高中学校的招生录取均以学生中考成绩为依据,普通高中均严格执行市教育局下达的年度招生计划,严格按照规定录取新生。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采纳您的建议,继续指导示范性普通高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优化教育评价改革,推动构建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
感谢您对雅安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雅安市教育局
2024年5月30日
(联系人:吴霄霄,联系电话:0835-22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