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
汉源县做好“加减乘除”抓实复学后校园管理。(1)加压力、明责任。压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安全管理与平安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1+N、1+1”分片、联校、包年级的安全管理制度。实施“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每日进校、入班、午餐、课间、离校等重要时段对师生进行体温检测,对周末、节假日师生流动实行台账登记管理,对风险地区返汉人员实施检测和追踪管理。(2)减风险、排隐患。分类制定全县56所学校的疫情防控、防震、防汛、防地质灾害等应急预案,落实疫情防控两案九制、工作流程和一日工作规范,严格执行值班带班、重要岗位24小时值守和信息报告规定。组建教育、法院、公安、消防、安监等跨部门的网格式督查组6个,开展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校车安全、防溺水、防校园欺凌五大专项整治行动,实行限时台账式销号整改。目前,已专项检查公办学校56所、民办幼儿园(培训机构)104个,排查并整改隐患 35处。(3)乘合力、强防控。聘请56名卫生健康副校长,邀请省、市心理健康知名专家,通过线上培训、线下指导的方式,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结核病防治、地方病防治、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宣传。目前,组织卫生健康副校长进校指导80余校次,开展线上培训13次、培训1000余人次。以部门调拨、线上线下采购、社会捐赠为主要方式,储备各类防疫物资,基本满足学校需求。(4)除困难、抓帮扶。制定并实施《汉源县教育局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汉源县教育局2020年春季学期学前三年保教费减免工作安排》等7个文件,统计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做好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补充认定,加快资助政策受助学生认定进度,对因疫情导致家庭经济暂时困难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学时已通过减、免、缓、助等方式保障入学,确保无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目前,已摸底上报春季学期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000余人。(汉源县)
芦山县强化教育公安联动护航复课安全。(1)强化内外联动、实现闭环防控。构建“教育+公安”联防联控模式,召开联席会议4次,共同制定错时开学方案和应急预案,组织公安交警定点定时管制交通,指导学校强化安全防范管理。落实师生日常健康监测与行踪摸排,利用警用技术做好异常人员追踪管理,健全师生日常行踪台账,强化校园内部防控措施。组织派出所、交警大队等多警种分包学校,联合学校设立疫情防控服务点30余个,多层次织密校园外围查控网络,内外联动实现校园疫情闭环防控。(2)强化力量联动、净化复学环境。设立治安重点防护圈,设置“平安岗”“护学岗”30余个,重点防护学校及周边,每日网格化错时巡逻5次以上,提高校门及校园周边全时域巡逻频次。聚焦涉校治安乱点、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重点内容,集中开展涉校治安大排查大清除活动3次,排查学校周边出租屋48家次、旅店34家次、网吧29家次,整改各类安全隐患、治安问题25个、取缔违规经营摊点5个。研判学校周边交通状况,调整勤务模式,结合错时上学放学限时停放车辆,坚持“快出、快处、快撤”原则,强化交通事故应急处置,维护校园周边秩序。(3)强化常态联动、提升防护水平。聘任公安干警担任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禁毒宣传员、交通宣传员,组建公安部门宣教小分队,分层分类设计安全教育内容和授课形式,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警校联动上街道、进社区,开展交通、禁毒、法制等宣传活动。开学复课以来,组织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等入校宣传30余场次、覆盖全县14000多师生,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份、《致家长的一封信》600余份,收集群众建议40余条。(芦山县)
【心理健康】
名山区聚焦“三个心”穿好心理“防护衣”。(1)搭建“心”平台。建立以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辅导员)为骨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成立1个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指导中心及33个名山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辅导站。由取得心理咨询资格的13名教师,分片联系心理健康成长辅导站33名负责教师的培训指导与典型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引入线上心理名师直播课以及本地心理教师等教育资源,搭建线上平台,设计开展丰富的线上体验分享活动6次,手机绘画、手抄报、心理感想等作品700余幅,参与人次2万余人次。(2)制作“心”套餐。提供《心理健康手语操》,定制“心防护”“学生篇”“家长篇”“教师篇”等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通过钉钉群、qq群、学校微信群、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发布疫情心理自助与疏导知识。邀请11名具有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证的专业人员组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心理服务志愿者队伍,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服务。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在学校橱窗开设青少年心理知识专栏74个,促进心理知识科普全方位,增强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免疫力”。(3)组建“心”队伍。组建教育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团队,由15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组成,其中心理教练讲师1名,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4名。团队成员负责帮扶学校心理教师培训和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以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等为内容,为学校提供专业服务以及实用有效的团体辅导活动示范。同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和教育,开展心理诊断、咨询、辅导和矫治工作。(名山区)
【师资建设】
雨城区深入推进“青蓝工程”。近年来,雨城区深入推进“青蓝工程”,以“结对子、引路子、压担子、搭台子、授牌子”为基本思路,凝聚传帮带合力,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2019年雨城区教育局被雅安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人才工作先进集体。(1)结对子、建立导师制度。依托退休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四支队伍”,以名师工作室(坊)、名师关爱团为工作载体,坚持“以老带新”“师徒结对”“一带多”的工作思路,建立导师(蓝方)帮扶青年教师(青方)制度,制定帮扶工作方案、目标措施和评价考核办法。目前,全区结对子560余对,结对青年教师占35岁以下总数的80%以上。(2)引路子、传授技能经验。以示范引领、同课异构、同伴互助为基本形式,聚焦师德修养、教学技能、管理能力、职业规划等核心素养,引导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近两年来,有1100余名青年教师获得国家、省、市、区各类优质课、教师技能竞赛等级奖等各类荣誉称号。(3)压担子、分配适度任务。坚持“一年站稳讲台、三年独当一面、五年成为新秀、十年力成骨干”的培养路径,开展“担任一个管理职务、完成一次循环教学、每期至少一次教研活动发言、参与一个课题、撰写一篇论文、参加一次教学技能大赛”等“六个一活动”,通过安排青年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适量任务,引导青年教师加快成长。(4)搭台子、丰富培养途径。以全区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比武、青年教师论坛、名师工作室(坊)观摩为载体,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到乡镇学校开展“城乡联谊、送教下乡”等活动,为青年教师上示范课。以城区、中里、草坝、对岩、沙坪五大片区为单位,采取“校本研训”“微培训”等方式,近三年为4600余名青年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和自我展现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5)授牌子、培树先进典型。建立完善“青蓝工程”过程管理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对实施“青蓝工程”成效突出的学校关工委、教师表彰奖励,已命名26所学校为雨城区“青蓝工程”基点校,表扬230余名教师。(雨城区)
【禁毒教育】
宝兴县依托“青骄第二课堂”开展“互联网+禁毒教育”。(1)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将“青骄第二课堂”作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的重要内容,制定培训方案,明确要求各校每学期安排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禁毒教育课2课时。(2)线上线下,开展培训。“线上”指导学校积极应用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青骄第二课堂”,为“青骄第二课堂”的录入、学习提供技术知识保障。“线下”组织召开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青骄第二课堂”平台管理业务培训会,17所中小学校禁毒工作兼职教师参加培训。(3)入校指导,全员参与。针对部分学校计算机教室不足等问题入校开展工作指导,截至目前,全县17所中小学五年级至高二年级共2435名学生参与了学习,参与率100%、学生注册率100%、课时完成率100%、平均课时数达2.87课时,超标准0.87课时。(宝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