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县芦阳第三小学厚植红色基因,构建“四位一体”思政育人新格局
时间:2025-11-03 16:37 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芦山县芦阳第三小学紧扣“红色基因润童心”核心主题,将伟大抗战精神全面融入思政教育各环节,系统构建“仪式启智、实景浸润、文化融合、实践赋能”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有力推动学生在“知、情、意、行”中赓续红色血脉,取得了扎实育人成效。

聚焦仪式启智,筑牢思想认同根基。学校充分发挥仪式教育的启蒙与固化功能,将重大节点仪式打造为思政育人的重要载体。金秋九月,以“赓续抗战精神,开启学涯新程”为主题举办开学典礼,通过升旗仪式、校长致辞、教师宣誓、观看阅兵视频等环节,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开学第一课”。校长和教师代表深入阐释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引导学生理解爱国与奋斗的现实意义。精心设计一年级新生入队仪式,将抗战精神融入少先队组织教育。在佩戴红领巾、庄严呼号“为共产主义贡献力量——时刻准备着!”的过程中,学生真切感受到荣誉与责任,激发“向英雄学习”的理想信念,使红领巾从“红旗的一角”升华为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的生动象征。

注重实景浸润,深化情感体验共鸣。学校突破课堂边界,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常态化开展“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在实景中感悟历史、在体验中升华情感。9月30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赴芦山县烈士陵园参加公祭活动,通过列队迎送烈士遗骸、敬献花篮、齐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参观陈列馆等环节,全程沉浸于庄严的纪念氛围。分年级开展红色研学实践,通过实地参观与现场讲解,学生深入了解革命历史,重温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沉浸式实景教学,使红色基因从抽象文字转化为可感知、可共鸣的历史记忆,深深扎根于学生心灵,极大增强了思政教育的感染力与实效性。

推动文化融合,拓展精神传承维度。学校积极推动红色文化与地方传统文化相融合,拓展思政教育的广度与深度。组织学生参与2025年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暨芦山县第八届“八月彩楼会”活动,通过实景剧表演、非遗展示、“历史人物看今朝”创意设计等环节,在展现芦山非遗魅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家乡历史与抗战精神内在关联的理解,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持续开展“乡土校本活页教材”进课堂活动,结合抗战时期当地民众守护乌木文化、支援前线的史实,引导学生领悟爱国情怀兼具文化传承与历史担当的双重意蕴,使“爱国”教育更加具体、生动。

强化实践赋能,促进知行合一转化。学校着力搭建多元化实践平台,推动学生将内在认知转化为自觉行动,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组织学生参加“抗战思政大课”学习,通过观看直播课程,鼓励学生运用绘画、写作、摄影等形式进行个性化表达与感悟分享,使抗战精神从历史认知升华为激励成长的精神动力。每学期组织学生前往法治公园、根雕艺术馆、金丝楠水街等地开展实践研学,探索传统工艺,体验非遗魅力,沿玉溪熊猫绿道徒步磨砺意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有效实现“寓教于乐、寓学于趣”,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奠定坚实基础,彰显了思政教育外化于行的实践成效。

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 2021  雅安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主办:雅安市教育局 地址:雅安市行政中心5号楼4楼B座 办公电话:0835—2220212 传真:0835—2220212
蜀ICP备190176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8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