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心。将品德教育贯穿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全过程,通过开展德育活动育心强心。举办“学习二十大·争做好少年”“讲好家乡红色故事”等演讲比赛,学习勇敢作为的实践故事和身边人笃行实干的楷模精神;以5.25心理健康月为活动契机,组织开展“沁润心田·向阳而生”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班会活动,中、低年级以人际交往、情绪调节为话题切入,高年级以压力管理、生命安全为话题切入,通过心理知识讲解和集体讨论分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智慧心。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依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心理健康》《生命·生态·安全》开足开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保证每班每周至少1课时,每学期不少于18课时;通过组织心理知识讲座、发放《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册》,培树学生阳光自信品质,累计开展团体辅导活动50余次。携手县人民法院、团县委等部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每学期入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辅导至少1次。延伸课堂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每年10月举行“读书悦成长·争做接班人”读书活动,开发学生潜能。
以体强心。实施体育固本行动,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上好体育课,通过体育课让学生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健全人格。每天上、下午大课间各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体育活动,因校制宜自创“杯子舞”“放松操”5、6年级“波比跳”,1-4年级“花式跳绳”等特色活动,冬季组织集体跑步,夏季组织篮球迎面接力、足球运球接力等,释放课间活力。发挥学生体育运动和心理教育联合育人功效,每年4月开展“燃情绿茵场·一起向未来”阳光足球比赛,11月开展“多彩少年·润心强体”田径运动会,培养学生阳光心态;举办“朝气少年展风采”广播体操舞比赛,疏解压力、强心健体。
以美润心。紧扣美育主旨,开拓心理健康教育新方向,通过参与“研学旅行促成长,最美课程在路上”等主题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走进荥经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历史遗址等,育美育德;打破学科美育壁垒,在实施语文、科学、音乐等课程教学时,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展示图片、音频、视频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美学体验;学校整合美育资源,创建“逐艺圆梦”、“小巧手”、“沁心茶艺”、“硬笔书法”、“小画家”等社团,举行“黑砂工艺品”手工创意大赛,营造美育氛围,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
以劳健心。拓展劳动教育实践途径,通过“劳动教育数字化”,进行劳动实践打卡、开展团日、志愿服务等,组织学生上好每周一节的劳动教育课,每学期开展不少于18课时的劳动主题教育,组织征文比赛每学期至少2次,美化心灵,培树学生意志品质;打造校园劳动教育基地“润芽种植园”,学生全程参与种植和管理过程,在培育番茄、茄子、黄瓜等过程中感受生命,感悟生活;开展“我是生活小达人”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缝制布艺足球、制作手工馒头、包抄手等活动,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