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区“三力”切实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
时间:2024-08-02 14:52 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健全工作机制,凝聚工作合力。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等文件,明确社会、学校、家庭,区长、局长、镇长、村长、校长、家长的控辍保学法定职责,切实压紧压实“三线六长”工作责任。二是建立监测机制。强化与公安、农业农村、民政、残联等部门配合,加强对问题儿童、留守儿童、脱贫户子女、残疾儿童等特定适龄少年儿童的监测,排查有效线索8条,实现数据共享。三是建立协商制度。定期、不定期组织民政、残联、镇(街道)等部门机构召开联席会,研究解决控辍保学工作中困难和问题20余个,实施疑似辍学早期干预9次。

聚焦重点环节,靶向精准发力。一是紧抓招生关键,开展精准排查。通过比对“公安户籍系统、学籍信息系统、在校学生花名册”3个数据库,精准掌握全区适龄儿童入学情况,办理新入学缓学申请49件,完成10条疑似辍学信息销号。二是完善报告制度,规范学籍管理。重点做好无故48小时不到校学生跟踪检查,督促学校组织家访,详细核实记录学生学习变动情况,做到转入、转出、休学、复学情况明,切实杜绝借读、空挂学籍等违规行为。三是强化线索跟踪,实施动态防控。强化对疑似辍学问题线索的跟踪督办,成立由户籍地所在镇(街道)、村社和就读学校组成的工作小组,实施“1+1”“N+1”结对帮扶措施,成功劝返2名学生复学。

强化服务水平,提升控辍能力。一是精准救助,避免“因贫辍学”。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和资助政策,全额免除脱贫户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课后服务费,确保无学生因贫辍学,近三年,共发放学生资助金864万元,惠及学生22813人次。二是创新服务,避免“因厌辍学”。全面推行校本化“课后服务”,依托学校乡村少年宫、图书馆等场地,为城乡学生提供作业辅导、社团活动、体育锻炼等服务,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开展“千师进万家”活动,走访慰问学生1万余人次,及时帮助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困难。三是重点关注,避免“因残辍学”。依托全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情况监测系统提供的相关信息,通过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特教学校就读等方式,对适龄残疾儿童逐一安置入学,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7.04%。

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 2021  雅安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主办:雅安市教育局 地址:雅安市行政中心5号楼4楼B座 办公电话:0835—2220212 传真:0835—2220212
蜀ICP备190176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8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