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媒体、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到来和当前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雨城区教育局三举措抓实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
解决“三课”问题,发挥主渠道作用。
一是精研课标,发挥课堂育人功能。根据各科教学大纲,切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课堂40分钟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育人理念,利用教材内容渗透德育育人功能;雨城区教育局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考核。二是强化德育,打造特色校本课程。雨城区教育局鼓励、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发符合自身特色的德育化校本课程,积极申报市、区级精品课程,如雨城区陇西中心校的“四立”德育课程、雨城区四小的班主任工作室校本课程等;把德育工作提升到科研课题高度,研究新媒体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增强实效性,积极申报省、市级科研课题,如雨城区外国语实验小学、四小、陇西中心校、对岩中心校、草坝小学、沙坪小学等学校都有这类课题研究。三是回访问卷,注重课后跟踪反馈。要求各学校组织教师,就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礼貌礼仪、感恩等方面,直接回访家长或通过家长问卷调查进行课后跟踪反馈。
创新方式方法,灵活运用新媒体。
一是建立多种媒体平台,多元化方式畅通信息渠道。各学校除召开家长会、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等传统方法外,还建立了短信、QQ、微信和家校通平台,向家长传递学校教育信息,同时收集家长的“声音”,多渠道多角度传递正能量,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如田家炳中学、七中、二中、实验小学、外国语实验小学、四小、六小、兴贤小学、上坝小学、八小等学校均建有此平台。二是利用数字化手段,建立网络共享平台交流分享。在新媒体背景下,利用数字化手段召开网络家长会、建立网络共享平台,运用网络媒体与学生、家长进行网上交流与分享,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如田家炳中学、七中、二中、四小、实验小学、兴贤小学等学校均建有网络共享平台。
加强家校合作,提升辅助教育作用。
一是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管理作用。调动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积极创建省、市示范家长学校,如雨城区四小、兴贤小学、七中、草坝中学、中里中学等,这些省、市示范家长学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方面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家长的好评。二是发挥社区和相关单位的舆论引导作用。社区和相关单位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校外正确舆论引导,让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走向社区、走向社会,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