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区教育局党委召开中心组(扩大)学习专题会议,学习宣讲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安排部署全系统学习宣讲工作。局党委班子成员、全区中小学校(园)长、局机关中层干部共6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秦超俊同志主持。局党委书记、局长黄光军同志进行宣讲,并安排部署基层学校宣讲工作。
会议宣讲,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奋力开启我省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客观总结过去五年全省的工作,科学研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发展面临的形势机遇,确定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统揽,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实现‘两个跨越’,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为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而努力奋斗”这一主题,提出了今后五年我省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科学回答了事关四川长远发展和全省人民根本福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会议要求,各学校、各基层党支部要按照区委的部署和局党委的安排,落实好《雅安市名山区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精神工作方案》,统一思想认识,全面深入开展宣讲活动,深刻认识学习宣传工作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实质,分阶段推动推进全系统学习宣讲工作,确保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取得实效。要防止就宣讲而宣讲,紧密结合名山教育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德育实践中融合传统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感恩、孝道教育为主线,在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深化感动、心动、行动“三动循环”德育实践;优化《德育絮事》研讨平台,创新德育模式,形成一批德育特色学校;以名山中学课间太极操、实验小学“三行三好”教育、新店初中孝道教育、车岭小学师生“三同”(同读、同写、同练)、廖场小学《弟子规》教育等为示范点,进一步推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德育的深度融合,在2020年前形成一批德育特色中小学。
二是在教改实践中促进内涵发展。发挥内涵式发展项目学校的带动、引领作用,积极拓展提升干部能力,多渠道开展教师专业培训,提升干部、教师两支队伍整体水平;继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全区中小学教科研水平,进稳步提升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继续探索、总结名山中学“五环导学法”、名山二中“构建高效课堂、初高中教育有效衔接”等教科研项目,并启动一批新教科研项目,在全区中小学掀起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热潮,努力推进我区教育科研水平的再提高;推进名山二中“创客实验室”科技创新试点工作,将名山二中建设成为雅安市机器人科技大赛实践基地。
三是在传承实践中形成学校特色。对标完善条件,全力以赴冲刺,迎接省级验收,年内把名山中学创建成省一级示范高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按照“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的思路,多种形式传承传统文化和地方本土文化,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和办学品味;以蒙山茶文化宣传教育为载体,在中小学广泛开展茶文化知识教育,开展茶艺、茶道培训、表演,开展茶叶科技实践、体验活动;开展《蒙山童韵》诵读活动,传承名山本土文化;在全区中小学普遍开展中华传统武术课间操、足球运动等课余活动,丰富学校文体生活;借力省柔道二队落户名山二中,把名山二中打造成智育、体育“双强”特色学校。
四是管好用好重建学校。围绕优化灾后重建项目和设备设施“建、管、用”制度,发挥重建效益,健全完善学校管理体制,进一步开源节流,降低运行成本,管好、用好校舍和设备设施。继续在师生中开展珍惜重建成果、感恩重建关怀教育活动,做到“管理无死角,使用无闲置,效益最大化”。
五是推进学校管理创新。在总结首个学区联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做好推广工作,扩大试点面,2018年前再启动1-2个学区联盟,以学区联盟管理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一体化、学校管理一体化、教师发展一体化”。
六是推进教师管理创新。聚焦教师专业成长,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消除教师职业倦怠。2017年起,在全区中小学实施名山区中小学教师成长管理,建好、管好、用好“名山区教师成长档案网络管理系统”,发挥系统管理平台大数据作用,关注教师动态实绩,推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后备干部选拔培育科学化、数据化,激励教师队伍、干部队伍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