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心”阵地。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实行“局机关-学校-年级-班级”四级联防联控机制,制定并实施《汉源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设立心理辅导室38所、覆盖率达100%,配齐配全沙盘、宣泄沙包等器材。建立9名专职心理教师和40余名兼职心理教师为骨干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选派20余名教师参加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加强理论知识和心理危机干预技能学习。
深化“心”干预。组织学生填写《心理健康观察表》,建立学生心理成长档案4万余份,梳理筛查“危机个案”,建立危机台账30余本。安排专人采取一对一、多对一跟踪辅导,多途径提供心理基础服务,加大网络舆情监测力度,重点关注网络邀约实施极端行为的苗头性、倾向性信息。邀请省内心理专家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专题讲座40余场次,定期开放学校心理辅导室,开通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微信在线服务,设立“知心信箱”,截至目前已答疑解惑1000余人次。
细化“心”活动。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大型文艺活动100余校次,举行心理健康手抄报创作、心理绘画、心理征文等比赛近60校次,开展心理教育主题班会、心情日记分享、沙盘体验等教育活动1500余班次,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调节能力。利用县域内红色教育基地、禁毒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磨砺学生意志。截至目前,组织学生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6千余人次。
优化“心”共育。召开线上线下家长会70余校次,利用家长开放日、家访等活动及“阳光心语”家庭教育平台,提醒家长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两群一号”推荐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视频50余部,推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微信10余期,发放心理健康宣传手册4万余册,帮助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