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教育信息增刊17期
时间:2015-12-21 00:00 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雅安教育信息增刊17期

(总第95期)

 

                                          雅安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5年12月16日

 

 

编者按:汉源县积极盘活内在教师存量,激活校际间竞争力,在全市率先实施并完成城区小学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工作,走出了一条符合山区县教师均衡配置改革的路子。

 

汉源县率先实施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汉源县

 

一、坚持顶层设计与广泛参与并重。立足于当前优质教师资源集中在个别小学的客观实际,着眼于充分保障县城周边农村学生就近享受优质资源,制定并实施《汉源县新县城小学资源整合工作方案》和《关于调配新县城小学教职工的实施方案》,明确城区三所小学共计178名教师均衡配置的“四个基本”原则,即:人数基本相同;年龄基本相当;业务骨干教师基本均衡;学科基本配套。同时,为确保实施方案实际有效,人大、政协、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开展专题调研9次,积极组织召开校长、教师、家长等座谈会15次,广泛听取并采纳社会各界建议意见89条,反复修订实施方案7次。

二、坚持班子调整与教师调整并重。为实现教师调整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坚持“校领导班子和教师同步调整、同步到位”的工作思路。在县城三所小学教职工调配到位的同时,原学校的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全部自动免职,师资资源重新配置后的学校行政领导班子、中层干部由县教育局党委、行政任命,学校支部书记、副书记、工会主席、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按程序报批任命,共涉及43名,实现了三所学校校班子的重新搭建。

三、坚持数量调整与质量均衡并重。在教师资源配置中,坚持教师比例调整和教师质量均衡两手抓、两并重。经认真调整,城区富林一小、二小、三小教师比例由70、62、44调整为58、60、66,实现教师人数基本相同;教师平均年龄由42、45、47调整为44、45、45,实现年龄基本相当。同时,在基本实现教师数量、年龄结构基本均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和保障教师质量基本均衡,深层次实现了教师资源优化配置,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由30、12、4调整为16、15、15。通过一系列调整动作,加之社会宣传和划片招生,调整后的第一学期三所学校招生人数由2342、903、118变为1075、1351、957,学生挤进富林一小现象得到有效消除,县城周边1021名农村学生就近享受到了优质教师资源。

四、坚持严守纪律与宣传解释并重。制定并实施《汉源县新县城小学教育资源整合维稳工作预案》和《关于严明新县城小学教育资源整合工作纪律》,要求校班子和教师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财经纪律,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做到按时到岗、认真教学。同时,组织校长、中层干部和教师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诉求和建议意见;采取“一对一”、“点对点”工作方式,重点抓好校班子、骨干教师的思想动员工作,有力地确保了调整稳定。

 

 

 

 

 

 

 

送:省教育厅办公室,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各县(区)党委、政府。

发:各县(区)教育局 。

 

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 2021  雅安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主办:雅安市教育局 地址:雅安市行政中心5号楼4楼B座 办公电话:0835—2220212 传真:0835—2220212
蜀ICP备190176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8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