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区坚持“四抓四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名山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问题为导向,抓实过程管理,抓细课改考核激励,打造良好教育生态,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积极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路径。
一、紧握“抓手”,向高效课堂要质量
抓住教学质量提升“牛鼻子”,聚焦课堂教学主阵地,以课改为主抓手,落实“双减”,精准减负。用好课改政策,通过“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组织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300余人次参与活动,引导教师树立课改理念,梳理课堂目标不明晰、教学低效无效问题,探究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举措。坚持守正创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逐步实现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讲授教学方式向体验探究学习方式“三个转型”,打造自主、互助的高效课堂。细化“双减”背景下作业管理,做到设计与布置控量提质。推行“基础+拓展”课后服务模式,推出“1+X”综合课程拓展项目,孵化出“古法造纸”等特色课程。
二、瞄准“靶心”,向精细管理要质量
抓实教学质量提升“大梁”,夯实教学过程常规,实施精细管理,以管理促规范。聚焦重要环节建体系,围绕“备讲改辅测”等环节,制定全区学科教学常规要求,规范教学行为,着力构建“目标具化、过程细化、结果量化”的“三化”教学常规管理体系。推行教学质量责任制,明确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实施校长担任学科教学、推门听课等教学管理措施,教研室入校调研视导、推门听课、问题诊断、专题培训,促进教学管理科学化。目前,35所中小学学校中,担任学科教学的校长达100%,推门听课达30节/人/期。强化督查反馈促规范,成立教学常规督导组,坚持有督查必反馈、必跟踪、必改进,并将改进效果作为质量考核依据的原则,每学期对全区学校教学常规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督导,范围达100%,有力推进了教学管理规范化、精细化。
三、破除“梗阻”,向精准教学要质量
抓牢教学质量提升的“排头兵”,聚焦课堂教学问题,开展问题式教研活动,以活动促引领。构建“区、片、校” 三级教研网络,以学科为单位分级解决全区存在的共性问题,片区存在的典型问题和各学校学科存在的个性问题。下沉教研重心,抓实学校教研活动。教研室深入学校督促指导,每学期参与学校教研达400多科次,教研活动目标明确、过程规范、实效性强的教研活动达98%,教师主动参与研究的达90%以上,学校教研体系趋于完善。统筹推进团队化协作教研模式,汇聚团队优势,优秀教研组的引领示范,努力实现“1+1>2”的教研效果,努力提升全区整体教研水平。推进区级学科工作室建设,目前,建成区级学科工作室10个,聚焦新课程、新高考改革,开展精准教学研究和指导,着力破解“双减”政策下课堂教学面临的新问题。分学科成立教研团队18个,通过理论学习、实践研究,提升教研员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素养,提高对区域学科的方向引领和指导能力,提高教学指导的精准度和有效度。
四、紧盯“关键”,向科学考评要质量
抓紧教学质量提升的“主力军”,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激发学校、教师释放教育创造力。细化考评维度和权重,突出学生成长在教育教学质量中的重要地位,强化教学管理过程考核,精准评价工作实绩,以考促改,以评促优。依据课程标准,对中小学教学质量进行分段考评。试行“双减”政策下义务教育阶段一二年级采用综合模块考查形式,通过星级闯关等方式,全面考查学生在品德修养、表达能力、识字能力、数学能力和音体美劳等方面的达成情况,并形成学生发展性评价监测办法。强化结果应用,全面、客观、真实反映区域教育教学水平,评选优秀学校管理者和学科优秀教师,修订学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常规考核实施办法,优化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发挥考核激励作用,为年度考核奠定强有力基础。2021年表扬18个教书育人先进集体、50名优秀教育管理干部、150名优秀教师;2022年表扬教学质量进步学校5个、教学质量优秀学校2个,教学管理优秀学校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