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教育信息第31期
时间:2021-08-16 01:19 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布局调整】

汉源县写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助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1)精准谋划,明确发展方向标全面核实教育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详细评估2020年末各项指标,立足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对标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求,详细测算了适龄儿童人数变化、教育信息化发展等需求,拟定一二三百千工程,布局教育十四五规划,编制重大项目17个,预算资金达12.54亿元。2)优化布局,筑牢供给压舱石聚焦全县基础教育校点布局调整“制、调、转、安、建、创”6项主要任务,按照幼儿园就近就便、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城镇或片区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资源向寄宿制学校集中思路,采用保、改、并、撤四种方式,大力增强九襄、富林两大中心镇的学位供给,适度增加其它优势镇承载力,形成汉源教育两核带动、多点迸发新格局。十四五期间,将撤并中小学及教学点19个,新投用校园9所,改扩建学校4所,增加学位6300个。3)整合资源,点燃改革新引擎集中整合县域优势教育资源,解决中高山区生源流失、教研落后等教育瓶颈问题,围绕高中目标发展、初中抱团发展、小学捆绑发展整体任务,坚持十二年一盘棋思路,采用城区+农村”“大集团+小联盟”“1+x+y”模式,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跨区域集团办学,将小学、初中、高中分别纳入6个教育集团,聚焦师资、课改、考核等关键环节,实现各学段同谋划、同推进、同落实,鼓励一校一品特色发展。截至目前,全县乡村学校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100%4)城乡共建,激活师资“原动力按照人岗相适、就近就便原则,采取刚性流动与柔性流动、发展性流动与结构性流动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实习实训、挂职兼职、智力援助等引才用才新机制。通过归雁工程”“县管校聘等方式,实施三名工程、奖励性绩效工资、人事制度改革三大行动,破解优秀教师引入难、留住难问题。截至目前,建立县级名师工作坊5个、人才库储备600余人。(汉源县)

【师资建设】

名山区培育三支队伍优化人才结构。1)培育基础人才。鲜明向上向优导向,制定并实施《雅安市名山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目标管理考核实施办法(试行)》等办法,精细差异化考核,构建“1+3”系统管理办法实施中小学教师成长档案网络管理系统,建立覆盖全区学校和教师的数据库,全面系统分析全区教师发展状况。探索院地合作模式,强化川师大、西华师大、雅职院等学校联合共建,2021年上半年引入实习生35人代课实习,补充优秀教师51名,不断壮大师资队伍。组织开展暑期全员培训等各类培训8次、实现每年每名教师至少参加1次县级及以上专业培训。2)培强骨干队伍。组织示范性国培、省骨干教师培训等各类培训40多次,培训干部教师500余人次。实施《雅安市名山区中小学教师青蓝工程计划》,推动师徒关系由校内延伸至校外,已结对教师215对,全方位开展人才传帮带工作。强化成都青羊区合作,逐年安排30余名年轻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成立学科工作室,覆盖基础教育8个学科,已初步形成省级骨干教师25人、市级36人、区级300余人的骨干教师梯队。3)培优管理队伍。实施《雅安市名山区中小学百名年轻干部能力提升递进培养计划》,组织校长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2021年上半年组织6名校长参加省级以上培训,1名同志遴选为全省100名“卓越名校长培训班学员。提拔和调整交流校长2名、中层干部13名,让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干部进入校班子,持续壮大名校长队伍。(名山区)

【校园安全】

石棉县拓展四个点做好暑假校园安全防护。1)安全宣讲多一点放假前,以家长会、安全专题课、家校平台、两微一端等线上线下方式,组织对2.1万名学生进行防火防雷、食品卫生、交通安全、防汛防地质等安全教育,组织开展地震、泥石流2个专题的应急疏散演练。印发《致家长一封信》2万余份。组织520余名班主任通过短信、微信指导家长做好学生暑假安全监管监护。2)隐患排查广一点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五防两保工作精神,坚决落实防汛工作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要求,分2个组下沉到全县12个乡镇37所中小学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强化住建、自然规划、应急管理、教育等部门协同,对在建的5个教育基建项目进行建筑安全督查,明确55人专项负责暑期工地安全和进度监管。指导27所中小学校组建防汛应急小队,强化校园24小时人员巡逻值守。3)家校平台深一点强化关工委、妇联、团县委、教育部门合力,组织暑期部分学生开展读书班、绘本班、本地夏令营等活动。在8个少数民族乡镇健全留守学生信息卡,组织班主任和学业教师开展大家访活动,当好学业辅导员、当好生活好家长、当好法治讲解员。组织25所中小学校对接学生所在村组,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三对接安全教育监管平台。4)疫情防控严一点制定并实施《关于做好暑假和秋季开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严格落实少流动、少聚集、勤洗手五不五要工作要求。明确要求必须外出师生严格执行必须向学校校长申报同意、必须向班主任教师报告三个必须要求,做好一人一档外出信息台账。按照应接尽接”“应快尽快的工作纪律,督促1900余名教职员工进行疫苗接种。组织45所各级各类学校及时修订秋季错峰开学返校工作方案,结合疫情防控新要求完善两案九制。(石棉县)

汉源县做好“加减乘除”确保学生暑期安全。1强部署明责任。成立“县—局—乡—校”四级暑期安全领导小组,制定《汉源县学校暑期安全工作方案》,组建6个网格督导小组,由60余名联校人员进校指导暑期安全工作,严格落实学校暑期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及应急信息报告制度,将校园安全管理纳入对部门、学校、乡镇年度目标考核体系。(2少盲点去隐患。加强县级-部门-网格小组-学校督查排查力度,建立考试期间巡查、放假前检查、放假期间督查三项机制,强化公安、消防、团委等部门合力,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校园周边环境四大专项整治行动,已开展周边环境治理行动2次,60名联校人员点对点进校检查56校次,发现并整改问题7处。3势而为广宣教。用好安全教育平台,开展“2021年平安暑假专项活动”,坚持暑期安全不放假,“线上+线下”发放《暑期安全告家长书》,督促家长履行好监护职责,加强学生假期安全教育与管护。目前,已召开校园安全家长座谈会56校次,围绕防火灾、防拐骗、防踩踏、防溺水、防震避险等主题开展演练活动200余场次,印制《暑期安全告家长书》4万余份。4危杜渐常关注。针对全县3000余名留守儿童,放假前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安全教育,提高留守儿童自护自救、避险技能。暑假期间,开展暑期关爱保护留守儿童专项行动,整合“五老”、机关干部、教师等志愿者队伍,开展“一帮一”“一帮几”结对活动,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护和心理疏导。开放乡村少年宫,开展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暑期夏令营等主题活动,组织到红色教育实践和研学活动。(汉源县)

【托管服务】

雨城区试点实施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1)抓强组织保障。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暑期托管服务领导小组,制定《雅安市雨城区教育局开展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试点的公告》。坚持公益普惠和自愿参加原则,采取相关部门补贴与适当收费相结合的方式保障托管经费。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为思路,分别在新、老城区各选择1个试点学校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建立试点学校暑期托管服务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和疫情防控制度,明确参与托管服务人员的安全责任。2)抓实两项服务。开展“基础+拓展”相结合的托管服务,明确基础服务以看护为主,开放教室、活动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资源设施,组织学生自习、自主阅读,开展游戏活动、文体活动。推出“1+X”综合课程拓展项目,“1”即辅导假期作业,“X”包含书法、我是小歌手、趣味图画、快乐读书吧、趣味科学、体育、自救知识、心理辅导等近10个方面的综合拓展课程,每天服务时间不少于6小时。3)抓实节点安全。托管服务前,指导试点学校成立暑期托管服务领导小组,消除托管场地安全隐患,每天安排校领导及保安保洁等专人值守,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全力做好师生安全工作。托管服务期间,试点学校通过QQ群、微信群、电话联系等方式与家长保持沟通,要求在托管服务时段,值班教师对未按时参加托管服务的学生要及时追踪,家长要提前请假。托管服务结束后,组织值班教师在校门口将学生送到家长手中,保障学生平安返回。(雨城区)

【简讯】

雨城区八步中心小学抓实安全清单制管理。绘制《学生分布图》、《交通安全、地质灾害、防溺水风险防控图》、《校园安全风险防控图》四色电子图,包含11个防溺水重点防控点,3条村道重点防路段,6个国道重点防控点,7个地质灾害监测点,8个校园重点防控点,制定风险防控措施。(雨城区)

雅安中学在2021年四川省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上取得成绩。经过10天角逐,雅安中学羽毛球队代表雅安市取得乙组混双冠军、甲组女单亚军、乙组女团亚军等成绩。(雅安中学)

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 2021  雅安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主办:雅安市教育局 地址:雅安市行政中心5号楼4楼B座 办公电话:0835—2220212 传真:0835—2220212
蜀ICP备190176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8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