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工作】
雅安市教育局召开川西教育中心建设工作会。雅安市教育局召开川西教育中心建设工作会,贯彻落实雅安市川西教育中心建设推进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川西教育中心建设相关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李酌书记在雅安市川西教育中心、川西医养中心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和《关于加快川西教育中心建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内容及精神,并就如何推进川西教育中心建设提出工作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要深刻认识加快“川西教育中心”建设是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是民心所愿、发展所需、责任所系,迅速成立川西教育中心建设工作专班、成立工作机构,充实工作力量,确保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全力推进川西教育中心建设。二是要坚持统筹兼顾,突出特色和亮点。要严格按照“做响品牌、做优质量、做大规模、做强队伍”的要求,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合力推进职业教育新高地打造,力争用三年时间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亮点,培育一批示范品牌,进一步提升“学在雅安”的辐射力、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健全配套政策体系。要进一步细化完善激励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结合“十四五”规划和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健全教师选育用留激励政策,为川西教育中心建设提供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撑。四是坚持项目化管理,确保工作落地落实。要坚持项目化推进、台账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时间节点,倒排推进工期,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以及更坚定的决心加快推进川西教育中心建设,为打造“宜学雅安”品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雅安市教育局)
【疫情防控】
芦山县三个动作打好校园疫情阻击战。(1)“阻”断传播渠道。全县学校严格封闭式管理,全员线上注册缴费,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对确需进校的所有人员严格亮码扫码、查验行程码、戴口罩、测体温、实名登记。局班子分片包校严格督查,确保做到学校防控“六到位”,学生监管“十要求”,坚决阻断疫情传入校园的可能。(2)“排”查风险人员。针对疾控部门公布的信息快速排查风险人群,没有与无症状感染者轨迹重叠人员。摸排有市外旅居史师生员工及共同居住人员560名,并全部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并居家观察。截至目前,13210名师生及同住家庭成员行程轨迹清晰,健康监测台账完善。(3)“筛”查核酸结果。将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作为师生开学的首要保障线,对标《芦山县教育系统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核酸检测方案》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增设15个便民核酸检测点,开设师生采样专用通道,分片分校、定点定时、就近就便,开学两周以来完成了4次师生全员核酸检测,全部阴性。(芦山县教育局)
【校园安全】
宝兴县织好“三张网”筑牢防汛安全“堤坝”。(1)织细“宣传网”。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入户宣传、QQ、微信群推送等方式,及时将预警信息、道路管制信息、雨季道路通行注意事项和山区紧急避险措施等传达到每位家长。今年以来,共出动党员干部500余人次,开展全覆盖入户宣传14次,累计向家长发送路况及气象雨情信息1800余条。(2)织密“排查网”。联合交通、自规、应急等部门对宝兴县中学、实验小学、五龙小学等8所校园开展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在重要路段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附近设立警示牌,动态报送风险情况,消除安全隐患。截至目前,设立警示牌65块,排查整治隐患69处。(3)织牢“防护网”。严格执行地灾隐患点巡查监测制度,坚决落实“三个紧急撤离”“三避让”刚性要求,果断有序组织受威胁师生避险转移,最大程度保障人民师生生命安全。截至目前,共出动干部 200 余人次,车辆32台次。(宝兴县教育局)
【五育并举】
雨城区打造“三个课堂”创新开展“烈士纪念日”活动。(1)体验式课堂,赓续红色血脉。下发《雅安市雨城区教育局关于做好烈士纪念日活动的方案》,坚持开展“体验式”教学,以历史知识为重点,结合中小学日常德育及语文、历史等课程教学,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烈士公祭活动”“国旗下的讲演”“走访慰问烈士遗属”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20余次,覆盖师生5000余人。(2)融入式课堂,入脑融心共情。坚持 “融入式”教学,多样化宣传,组织广大师生观看红色电影,邀请“五老”志愿者、烈士家属代表等,宣讲战争年代烈士的英雄事迹,激发师生对烈士的敬仰之情。截至目前,组织师生观看红色电影10余部,传唱革命歌曲20余首,举行缅怀革命烈士主题团会50余节,宣讲活动10余场次。(3)研学式课堂,缅怀烈士功绩。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开展富有特色的纪念活动。先后组织学生开展“打扫烈士墓、读烈士书籍系列纪念活动”、以“缅怀先烈,感恩幸福生活”为主题的传唱革命歌曲活动、“缅怀先烈,扬红色文化”为主题的诵读活动、“声声颂党恩”演讲比赛等研学实践活动100余场次,积极营造学习烈士精神的浓厚氛围。(雨城区教育局)
【师资建设】
名山区实施关爱行动,让教师“教有所乐”。(1)走访慰问暖人心。区级领导干部带领各校组织分赴全区各乡镇看望慰问教师,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走访慰问优秀、困难教师100余名。2022年励耕计划资助项目资助13名困难教师。(2)座谈交流鼓干劲。组织教职工开展座谈会,引领教师深刻认识“教育强区”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为推动名山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实现教育强区目标努力奋斗。(3)宣传先进树标杆。在区教育局微信公众平台展示名山区80名优秀骨干教师、优秀校(园)长等优秀师德事迹和风采。在全区教育系统内树立向先进学习,向典型看齐的良好氛围,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立德树人的扎实行动,为名山“教育强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4)惠师举措激干劲。实施城乡教师差异化绩效工资补贴制度,落实乡村教师乡镇教师工作津贴。教师农村任教满30年、20年可享受晋升职务或工资档次不受岗位限制相关政策,已解决120余名乡村教师的职称及岗位晋升问题。加大教师周转房建设力度,2022年投入600余万元新修乡村教师周转房45套,切实提高了教师从教获得感、幸福感。(名山区教育局)
【文明创建】
汉源县“三步走”助推文明城市创建。(1)强化创建组织领导,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牵头创建领导小组,带头学习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关于创建文明校园工作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在各学校开展“爱国爱党、敬业奉献”师德师风教育40余校次。(2)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用好学校育人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有机融入学科课程、教学活动中,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80余次,围绕“童心向党”主题,开展“知党史、感党恩、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100余次。在醒目处悬挂宣传横幅50余条,推荐评选县级“新时代好少年”11名,推荐市级“新时代好少年”8名。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氛围。(3)营造创先争优氛围,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加强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小帮手”“小标兵”“小伙伴”“小卫士”争创行动,做新时代好公民,各学校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做到师生参与率、知晓率、覆盖率100%。目前,汉源已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4所,省级文明校园4所,市级文明校园8所,县级文明校园28所。(汉源县教育局)
【简讯】
近日,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李蓉一行到雅安市第一特殊教育学校调研高中阶段教育工作。李蓉提出希望各级各部门继续支持特殊教育学校,扩量、扩面,提质、提效地办好高中阶段教育,构建雅安市“特殊教育+职业高中”模式,培养学生生存技能和一技之长,促进雅安市特殊教育向好发展。(雨城区教育局)
近日,市教育局召开全市中职学校整合规划暨中职招生工作推进会。王欣同志强调,要做好调研分析,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高起点思考谋划,紧紧围绕建设“三大高地”、发展“四大经济”的目标,引导学校错位发展,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的专业体系,为雅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职成科)
近日,雅安市教育局副局长许江涛到汉源县调研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许江涛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学校内涵发展,转变发展理念,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推进办学层次和办学模式多样化,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汉源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