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中的方格教室,卸下考试的重负,舒展呼吸的微光。当压力的褶皱被倾诉的微风吹平,这场晨间的停泊不再是休憩,而是一次自愈的启航。
近日,雅安中学3304教室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探索之旅。由学生自主策划,心理老师全程指导的“压力退退退”雅中心理课堂——学生说顺利开展。赖孝雪、周轲羽、卫奥雪、赵思宇四位同学担任主讲,带领师生共同开启了一场关于压力管理的智慧对话。
一、活动精彩回顾
1. 反口令游戏:打破常规,激活思维
活动以趣味十足的“反口令”游戏拉开序幕。当主讲人赵思宇喊出“抬左脚”时,现场齐刷刷地举起了右脚;“左手摸右脚”的指令下,同学们纷纷展示出令人捧腹的姿势。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不仅活跃了气氛,更巧妙地引出了主题——生活中,我们是否也能像游戏一样,学会用“逆向思维”看待压力?
2. 话说压力:三个“W”的深度对话
“什么是压力?”“压力从何而来?”“如何与压力共处?”——围绕这三个核心问题(What, Where, Why),主讲人周轲羽同学结合自身经验,用诙谐的语言,分享自己对压力的认识。
3.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寻找压力的“甜蜜点”
卫奥雪同学通过生动的演讲,向同学们介绍了心理学经典理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她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阐释了压力与动力的倒U型关系:
高压区间: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导致“躺平摆烂”,就像过度拉伸的皮筋失去弹性。
低压区间:缺乏挑战时容易懈怠,如同没有风的风筝难以高飞。
最佳区间:适度的压力能激发创造力,正如运动员在比赛中常能突破自我。
“当你感到效率下滑、持续疲惫时,”卫奥雪提醒道,“不妨问问自己:我的压力指针现在指向哪里?”
4. 放飞压力纸飞机:传递温暖与智慧
活动的高潮是充满仪式感的“压力纸飞机”环节,本环节由赖孝雪同学主持。
书写压力:每位同学匿名写下当前最大的压力源。
第一次放飞:闭眼聆听“3、2、1,开始!”,让承载压力的纸飞机腾空而起。
发现积极面:随机捡取飞机后,每位同学为纸上的压力事件写下至少一个积极视角。
第二次放飞:将补充了积极视角的飞机再次放飞。
解囊相助:小组讨论为新的“压力飞机”提供具体应对策略,如:“数学考试焦虑?试试‘番茄工作法’分段复习”“和朋友闹矛盾?先做三次深呼吸再沟通”。
当同学们最终找回自己的飞机时,收获的已不仅是当初写下的压力,还有同伴们满满的智慧锦囊和温暖鼓励。
二、主讲人心声
高二6班 赖孝雪
当看到同学积极讨论,为纸飞机主人出谋划策,一股暖流划过心底。整个活动环节都处于一种欢乐积极的气氛中,同学们相互加油打气的话让我的心也忍不住雀跃着,期待每个全力以赴的明天!
高一3班 周轲羽
虽然之前参加过很多次心理活动,但当我开始自己去设计心理活动并站上讲台,面向同学的那一刻,我才明白心理活动的真正意义:心理活动并不是纯粹的做做游戏而己,而是需要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去体验、感受团体与自身的资源与力量。
看着台下同学们从刚开始的若有所思到之后面容舒展的样子,我也能感到莫大的成就与鼓励。
高一14班 卫奥雪
这是我第一次和朋友合作参加学生说活动,在活动中我感受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将我们了解的心理知识分享给更多的同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高二7班 赵思宇
参与并组织学生说,丰富了我的心理学知识,让我能够用心理学知识解读压力,同时活动中愉快的氛围和同学们写在纸飞机上的鼓励也让我内心深受触动。
三、听众反馈
当压力随着纸飞机的回旋而消散,当同学们的智慧帮我开辟了一条新的小路,当匿名的善意蜷成一声祝福,我真正感受到了“学生心理课”这样一个特殊活动的温情与意义。它不仅在轻松的氛围中拨去学习生活压在我们身上的重担,更让一群萍水相逢的同学在这里用笑意与善心织就了一片诗人所想象的天空。走出教室,我们换上了更加轻盈坚韧的心态,向着朝阳昂首而去,我们期待凯旋归来,也期待下一次相聚。
负着压力,沾着焦躁写下烦恼;洋溢欢笑,载着欢愉放飞苦恼!这次的心理活动轻松愉快,不管是热情的主讲人,还是友好的同学,都像一阵风,将我心底的压力吹走,抚平揉皱的情绪。
这场由学生主理、师生共创的心理课堂,再次证明:当理论遇上青春的表达,当困惑化作集体的智慧,每个关于成长的课题,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在这里,我们不仅学习管理压力,更学习如何将压力转化为生命中的珍贵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