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教育信息 第37期
时间:2023-11-02 10:24 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校园安全

市教育局织好“三张网”抓实学校安全教育。(1)专题研究强部署,织牢“责任网”。组织召开全市学校管理工作视频会议,安排部署学生安全教育重点工作,督促各县(区)、学校制定完善安全教育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上下齐抓共管大格局。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坚决防范遏制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紧急通知》,要求全系统举一反三、强化措施,全面落实学生安全教育。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机制,将安全工作与评优评先晋级直接挂钩,从严考核倒逼安全责任落实。(2)细化措施排隐患,织细“安全网”。聚焦消防、燃气、食品、校车(交通)、实验室危化品等重点安全领域,紧盯“想不到”“不知道”的薄弱环节,协同公安、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将各类安全风险隐患“清零”“销号”,目前,排查整改学校安全隐患214个,清理整治校园周边治安乱点47个,排查化解各类涉校矛盾纠纷115起、涉校安全隐患183个。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生去向动态管理台账,及时掌握学生离校、留校、返校情况,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学习服务和关爱。(3)加强教育重引导,织密“意识网”。指导学校通过班级群推送安全防范知识温馨提示,提醒家长增强安全意识,主动担负起共育共管职责,把安全教育做深做细做实。班子成员深入联系县(区)、学校,以“明查+暗访”方式,开展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燃气安全等调研检查,督促学校严格《生命·生态·安全》课时、教材、师资、培训、教研、评价“六落实”。用好“放学前3分钟”,开展好防欺凌、防电诈、防校园伤害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安全意识,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办公室、安全科)

【“双减”工作】

荥经县强化管理推动“双减”落细落实。(1)课堂改革固根基。抓住课堂教学核心,以“推门听课”为抓手,督促教师上好常态课、示范课,打造高效课堂。实行作业减负,构建设计与布置、过程与监管、公示与监测、评价与考核“四个结合”的作业管理机制,学校结合学生实际定制“基础性作业”“个性化作业”,作业总量和时长调控达到规定要求。(2)课后服务提质效。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一校一案”制定实施方案,采用“必修+选修”方式,推行1节基础课程、2项技能培训、30余门艺术科目组成的“1+2+X”菜单式课程,并组建特色社团25个。探索“校内活动+校外实践”课后服务模式,组织3000余名学生前往古城田野自然学校参加实践活动。(3)治理督导促落实。完善“双减”联席会议等制度,组建培训治理工作专班,开展“例行巡察+联合检查”“交叉检查+明查暗访”等集中整治4轮,完成隐患整改25个。局领导结合联系学校分工,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开展专项督导4次,建立问题台账16个,指导“双减”落细落实。(荥经县教育局)

德育工作

芦山县多措并举构建学校德育工作新体系。(1)党建引领提升工作质效。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德育工作分工及职责》等制度,利用党支部会议传达学习党的最新政策和方针,形成“党支部+班主任+科任教师”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2)优化阵地营造浓厚氛围。在教室、教学楼、宣传栏等处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生守则》等内容,倡导健康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开展“爱国主义”“传承红色基因”“民族团结”“感恩教育”等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3)建强队伍凝聚育人合力。将德育队伍纳入学校教师培训整体规划,每年评选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开通“家校通”服务电话,畅通家校联系的桥梁和枢纽,建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重大教育改革决策,500余名家长先后走进校园参与管理,凝聚家校共识。(芦山县教育局)

【基层学校动态】

天全县始阳第一小学守护校园美好“食”光。(1)重规范优管理。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食堂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制定《餐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检查管理制度》等15项制度。印发《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等8项细则,明确食堂管理和从业人员岗位职责。(2)严排查消隐患。认真落实“日防控”制度,从“原料控制情况、加工制作过程、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餐饮具清洗消毒”等11个方面严格把控。针对“食堂主食库、副食库、消毒存放库、粗加工间、操作间、冷冻柜”等6大重点场所开展排查治理,清除安全隐患8处。(3)强培训提能力。组织食堂从业人员业务培训30余次,学习食品安全卫生知识、法律知识,增强食品安全责任意识。通过“开学第一课”、主题班(队)会等,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教育15次,树立科学食品安全观,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天全县教育局)

【他山之石】

广元市坚持分类施教全面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1)深化“随班就读”。加强控辍保学动态监测,压实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接收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主体责任,在九年一贯制学校或寄宿制学校设立特教班。规范评估适龄残疾儿童的身体状况、接受教育情况、适应学校学习生活能力,对能进入普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按照“就近就便、应随尽随”原则,优先安排进入普通学校。今年,1145名符合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全部实现随班就读,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2)优化“送教上门”。遵循家庭自愿、免费教育、定期入户原则,为送教服务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联合卫生健康、残联、民政等部门采取“普校+特校”“教育+康复”等方式,对不能坚持到校就读、但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6—15周岁重度或多重残疾儿童,上门提供文化知识、生活技能指导和康复训练等送教服务。今年已组织开展送教上门服务6500余次,惠及残疾儿童320余名。(3)强化“特校教育”。实施特殊教育学校“暖心工程”,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融合发展,对具有听力、视力、言语、精神障碍和肢体残疾且不能在普通学校就读的学生进行专业评估后,按照“一生一课表、一生一教案”要求,针对性开展启聪、启智、康复训练与兴趣特长培养、职业技能教育。(四川教育动态第38期)

【简讯】

10月23日,2023年全市教育系统政务信息与新媒体宣传培训会暨政务信息写作比赛召开,特邀《教育导报》记者何元凯老师指导培训,与会信息员还参加了全市教育系统政务信息写作比赛。(办公室)

10月28—29日,202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顺利举行,全市9125名考生报名参考,共设5个考区、5个考点。(市考试院)

近日,雅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印发通报,市教育局在2023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检查考评中,获评“优秀”。(基教科)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公布第二届“感恩资助心向党 政策宣传我来讲”微视频征集活动获奖名单。我市推送的《我希望》《资助梦想 扬帆起航》《感恩我的国》3部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成为全省获奖数量最多的三个市(州)之一。市教育局获评“优秀组织奖”。(学生资助中心)

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 2021  雅安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主办:雅安市教育局 地址:雅安市行政中心5号楼4楼B座 办公电话:0835—2220212 传真:0835—2220212
蜀ICP备190176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8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