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四个三”扎实做好藏彝区“9+3”工作
为服务好藏彝区教育脱贫攻坚工作,雅安市准确把握藏彝过渡带的区位形势,提高政治站位,优化教育保障,开设“9+3”招生学校3所、累计招收“9+3”在校学生2800余人,强化学生行为习惯教育,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增长学生技能才干,“9+3”学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
一、探索“三个一”法,抓实思想纪律教育
一是“第一周”抓行为教育。以学生行为习惯教育为重点,着力抓好纪律教育,强化对包括“9+3”学生在内的全体学生的“三禁两不”、中职学生“十不准”纪律教育,强调校规校纪,开展违禁物品检查、仪容仪表教育,规范学生纪律。
二是“第一月”抓思想教育。抓牢“9+3”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感恩励志、文明修养、遵纪守法”等“五项系列教育”,大力开展主题班会、评选优秀寝室、优秀班级和优秀学员等活动。对新入学的“9+3”学生,坚持混班混编,对所有新生开展为期21天的军训和入学教育,做好初始融入教育。
三是“第一期”抓纪律教育。依托党组织、团组织和学生会,向“9+3”学生开展“党员团员之家”活动,引导“9+3”学生积极入团入党,在学生中培养先进典型和学生骨干,树立学生学习榜样,促进民族团结和谐。省档案校被评为四川省民族团结示范校。
二、探索“三化”管理,做深日常规范管理
一是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机构,落实内务管理、出勤管理、“三禁两不”等管理制度,养成“不迟到早退、尊敬师长、规范用餐、保持个人卫生”等良好习惯。以“养成教育”为引领,开展“德为先、品自重”、“三讲三热爱”、“感谢党恩,绽放青春”等系列活动,引导“9+3”学生积极向上、向善。
二是人性化管理。开展实践教育,在藏彝族年、端午节、中秋国庆、周末、暖冬等活动中融入“五项教育”,引导学生爱国、团结、遵纪、文明、感恩。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大型活动,组织百人茶技队参加CCTV4“欢乐乡村行”节目和四川省第五届农博会节目展演。
三是规范化管理。从入学开始,严格落实“9+3”学生管理的各种规范,组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和应急疏散演练,不定期进行违禁品安全大检查,组织学生参加“容留他人吸毒”庭审现场法制教育。融合雅安市特色产业和茶文化,以茶文化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教育,打造学校茶文化长廊,展示优秀毕业生风采,宣扬“磨练去浮华”的工匠精神,做到环境育人。
三、开展“三心”活动,关心学生身心健康
一是真心关爱活动。学习上根据“9+3”学生的知识水平调整教学计划,让“9+3”新生迅速适应新生活。周末补习普通话,700余名“9+3”学生普通话达到二级甲等水平,800名“9+3”学生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水平。着力解决贫困学生生活问题,积极争取社会福利资金进行资助,2018年有170余名藏彝区“9+3”学生享受到了资助。在课外活动中举办形式多样兼顾民俗风俗的活动,邀请州内老师到校授课,讲解藏彝族文化。
二是爱心帮扶活动。师生结对帮扶,动员在校教师和行政单位青年干部与藏彝区新生结对子,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关心藏彝区学生,让他们尽快融入新环境,已有1212名“9+3”学生结对。坚持混班混住,让内地学生和“9+3“相互影响,建立集体意识,促进学生间融合。开展“家访”活动,组织学校领导和教师140余名到“9+3”学生家里开展实地家访,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建立了学校与家长间的深厚友谊和信任。
三是树立信心活动。鼓励藏彝区学生积极展示本民族特色和特长,中央电视台“青年之声·授渔缘梦”精准扶贫一帮一助学行动节目录制时,组织彝族学生展示了彝族特色歌舞节目《带我到山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运动会、书法比赛、校园艺术节等各种课内外活动,鼓励学生担任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等班干部,让“9+3”学生健康、阳光成长,收到了较好效果。
四、学业就业“三畅”,持续增长技能才干
一是保障升学畅通。鼓励“9+3”学生积极参加对口单招考试,针对单招考试周末单独授课。2014级“9+3”学生中有217人参加对口单招考试,上线188人、上线率86.6%,藏区“9+3”学生中16人报名参考、16人全部上线;彝区“9+3”学生报名201人、上线172人、上线率85.6%。
二是保障就业畅通。通过校企合作单位、校办企业、“授渔计划”、毕业生“双选会”推荐“9+3”学生就业,做好顶岗实习跟踪服务,切实提高就业质量,全市2014级“9+3”毕业生中,直接就业298人、就业率98%。
三是保障“双招”畅通。每年“双招”公告公布后,第一时间通知每一位藏彝区“9+3”学生,点对点确保学生顺利报名,针对“双招”考试内容提前对返校备考学生进行两周的集中补课辅导,提前为学生准备好考试用品,做好考试期间后勤工作,并在考试结束后将学生安全送回实习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