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区“五个抓实”筑牢学生资助工作基础
近年来,名山区坚持以习近平
建好阵地、做优服务,细耕“责任田”。在35所学校(幼儿园)建立学生资助办公室标准化场所,细化明确学生资助办公室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和工作要求。整合资金15余万元,对区学生资助中心办事大厅全面提档升级,统筹规划业务咨询区、业务办理区、便民服务区和档案存放室,进一步明确功能分区,提高使用效能,推动全区学生资助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把好“人员关”。实施学校学生资助工作人员任用备案制度,建立“区教育局+学校”人员管理联动机制,明确学校学生资助工作人员配备标准、岗位职责要求,有效保障学校资助队伍人员稳定,将工作责任压实到人到岗,确保资助队伍管理底数清、情况明、业务精。
压实责任、奖优罚劣,激活“一池水”。探索学生资助队伍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每年划拨13.2万元对37名校级学生资助机构人员进行管理专项考核,综合考评学校资助机构成立、政策执行、档案建设、资助信息平台建设、资助育人、政策宣传、信息报送等工作开展情况,将学生资助工作实绩作为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和年度考核重要依据,激发队伍内生动力和干事创业活力。
主动作为、精准认定,牵住“牛鼻子”。搭建信息数据共建共享平台,制作“名山区家庭经济情况录入模板”,实现特殊困难群体学生精准认定、数据生成全过程自动化,全国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工作实现“3个100%”和“3个零误差”。开展困难学生“千名教师进万家”活动1780次,全力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摸排,实时建立家庭特别困难学生台账1485份,确保无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原因失学辍学。
明晰标准、统一规范,筑牢“防火墙”。完成区级资助标准化档案室建设并顺利通过验收,建成档案存放室、档案查阅室,存放区级学生资助档案359册、2960件,做到资助档案“归档及时、入库规范、保管安全”。每年召开1次校级学生资助档案现场会,统一档案资料标准,规范学生资助档案归档内容,有效提升学生资助档案工作管理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