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设施强动能。奋力推进学校项目建设,优化乡村学校教书育人环境。2023年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的资金296万元,维修改造农村学校校舍9000平方米、运动场1200平方米。实施教育信息化应用提升行动,在农村学校投入资金600余万元,采购智慧教学系统124套、计算机412台、录播设备6套和相关配套设施549套,逐步提升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公办幼儿园由2018年的1所单设园发展至今3个集团12所分园,小学附设幼儿园4所,民办普惠性幼儿批准设立5所,达到“一乡一园”要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69.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1.1%。
深化改革促均衡。有序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完成仁义中学等3所农村初中和前阳小学等6个小学校点撤并,不断优化乡村校点资源。持续推进学前教育“1+N”集团化办学模式向纵深发展,全县3所公办幼儿园均采取“总园+分园”的“1+3”模式共享办园体系,大力改善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推动城乡教育同城化发展。试点启动义务教育领航学校共同体建设,以优质学校为龙头,努力形成“以城带乡、以强扶弱、共建共享”发展模式,增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效应,加快缩小校际办学差距,聚力办好“家门口的学校”。
优化师资提效能。深化“县管校聘”管理体制,实施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校长交流轮岗122名。统筹管理义务教育农村学校岗位,对1076名教师分学段实行总量控制、统筹使用,全面提振教师干事创业精气神。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补充,2023年通过考试招聘、赴外招才引智、考核招聘服务期满“三支一扶”人员、落实公费师范生等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