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督导案例——让“减负提效”助力“双减”工作落地
石棉县第四责任区 姜以军 毛成华
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的出台,为整治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乱象打出了一记重拳,教育理性回归学校本真;同时也为学校教育的“减负提效”敲响了警钟。“双减”工作关乎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关乎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是实现全人教育的重大举措。
【案例描述】
2021年9月下旬,第四责任区三名督学按照督导计划,对责任区挂牌学校开展了“五项管理”及“双减”专项
我们与学校领导、教师深入交流,就几个方面问题逐一剖析。在交流中,领导和教师们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经过热烈的讨论和不断的碰撞,大家最终达成了共识,并针对问题症结,拿出了初步整改举措,我们也针对问题的症结和根源所在,逐一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整改意见。
【案例分析】
“双减”工作意义深远,减负不能简单地一刀切,必须找到问题的契合点进行破解。
(一)提升教师素养,强化“双减”工作主体
1.践行“一个中心”。以课堂主渠道为抓手,提高课堂效益,确保学生学足学好。不将问题留在课外,减少参加校外培训需求,向有偿补课说“不”。
2.实现“两大转变”。一是转变教学模式,构建“生本课堂”“学思课堂”以及“高效课堂”等教学模式,实现高参与、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二是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成绩。
3.优化“三项服务”。开展入户走访、帮扶学困生以及无偿辅导等服务活动,让学生在教育的同一片蓝天下,开心学习,幸福成长。
4.开展“五大专题”学习教育。一是学史崇德明理、学史增信力行,铭记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拳拳丹心。二是学习教育法律法规。确保每位教师知准则、守底线,做到全员全覆盖、应知应会、必会必做。三是加强师德养成教育。用身边鲜活感人的事迹诠释师德内涵,强化职业认同,坚定从教意愿,树立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信念。四是强化师德激励,引导见贤思齐。选树教师优秀典
(二)完善课后服务,普惠“双减”工作实效。让学习回归学校,要加快推进公益惠民、自愿参加、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课后服务。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困生”进行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科普、文体、艺术、阅读、兴趣小组以及社团活动等学习空间。
(三)严管校外培训,为“双减”工作正风肃纪。严格落实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严惩校外培训不规范行为,完善问责机制,加大为违规行为买单的成本力度。
(四)提供亲情养分,滋润“双减”工作土壤。一是家长要树立榜样。科学利用课余时间,按时就寝。坚持劳逸结合,防止孩子沉迷网络,养成良好习惯。二是增进亲子互动。要多赏识、多鼓励,滋养孩子“孕穗拔节”。三是提升自身育人能力。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不盲目报名参加校外培训。
【案例反思】
“减负提效”助力“双减”工作落地,任重道远。责任督学下校督导要做到“三个到位”。
1.责任到位。责任督学职责所在,要在“责任”上下功夫。督导准备要“细”;
2.服务到位。学校是督学的责任田,责任督学要秉承服务宗旨,以导为主,以督为辅,严督善导,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专业化指导与服务。要以自家人的身份进出校园,让学校自觉亮出“家底”,更好地发挥责任督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3.落实到位。责任督学督导重在落实,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站位,同时也换位思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