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区“三创”推动科技教育实践活动蓬勃开展
时间:2023-10-30 14:44 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创新育人机制。坚持科技教育课程化、系列化、长效化和精品化的“四化”标准,每年开展2期科技辅导员区级培训,举办各类区级科技辅导员比赛活动,通过以赛代训的方式,多方位提升科技辅导员素养。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近5年,全区学校选送的科技创新作品获得30余项国家级奖励,110个省级奖励、500余个市级奖励。尤其是雨城四小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教育创新学校”荣誉称号,拥有一支70多名教师组成的科技辅导员队伍,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2项,小院士比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6项;兴贤小学《我家冰箱脏不脏》荣获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光华学校《校园“孵化”科技活动方案》荣获省级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

创建育人阵地。通过实施队伍提升、活动优化、课程建设、阵地拓展的“四大工程”,在全区中小学广泛开展“科普日”“科技周”“天宫课堂”等常态化科技教育活动,编撰教学用书《一起来创新》《科学设计梦工厂》《趣味探究实验》等10余本,探索利用教室走廊、屋角、空地等,为学生科技活动搭建平台,组织区属中小学通过观看科普片、科普知识讲座、科普小发明、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实践活动20余次;积极开展课题实践,拓展校外空间,定期组织学生深入川农大科技种植园、碧峰峡养殖场、合江茶叶种植基地等10余个校外基地开展科普考察及实践活动40余场,参与学生10000人次以上。

创设育人课程。实施五育并举,助力“双减”工作,指导全区中小学利用课后服务设置科普教育课程,以省级重点课题《小学科学“五动”课堂构建的实践研究方案设计》等多项课题为契机,开展科学(科技)课题研究14项,开发《模块化科技校本课程》,包括《科学认知课程》《体验探索课程》《创新创造课程》等4个分级课程。各校把科技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小学以“认识身边的科学”“生态环境保护”等课程为主;初、高中以理科类和实验类课程实施为主,成立了科技、机器人、创客、STEAM项目、科学调查体验等30余个科技社团,参与科技类课后服务的学生达6000人以上。呈现出良好科技教育态势,为夯实创新人才培养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 2021  雅安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主办:雅安市教育局 地址:雅安市行政中心5号楼4楼B座 办公电话:0835—2220212 传真:0835—2220212
蜀ICP备190176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8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