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中学“三支架”保障学生体育运动质效
搭建制度支架,保障运动时间。成立名山中学体育活动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名山中学阳光体育大课间实施细则》《名山中学体育活动保障制度》等制度,严格落实初中学生每天1节体育与健康课,高中学生每周3节体育与健康课的规定,禁止其他学科及活动挤占体育课时,常态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课后体育活动,保障学生每天体育运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搭建活动支架,丰富运动形式。利用阳光体育大课间35分钟,组织学生开展循环跑和青春韵律操活动,锻炼学生体质。课间休息由任课教师督促学生走出教室开展踢毽子、羽毛球、跳绳等微运动。社团课上,社团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太极拳等体育项目。体育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篮球、排球、足球、铅球、跳高、跳远等运动项目,保证学生3年时间能够熟练掌握4-5项运动技能。
搭建竞赛支架,提升运动能力。健全完善名山中学体育竞赛体系,每年定期开展田径运动会、篮球联赛、足球联赛、广播体操、韵律操等比赛不少于3次,比赛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参赛,确保每位学生每年至少参加2次体育比赛项目,并鼓励各年级班级间开展体育友谊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强健学生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