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中学“三全三力”抓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雅安中学坚持遵循成长规律、突出个性需求和注重精准施策着手,探索构建全员参与、全面协同、全程预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着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全员参与,凝聚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一是全员导师制,织密心理健康“防护网”。建立“主要领导率带—分管校长牵头—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和班主任为辅,387名教师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引导教师从“教师”转变为“导师”、由“育分”拓展为“育人”,为学生发展提供全面指导、为家庭教育提供协同指导,实现“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与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机构联合开展“心理共建”交流合作,邀请心理教育专家围绕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家校共育等内容每学期至少为班主任、学科教师开展2次培训,有效提升心育能力和水平。
二是家校共同体,架起家校共育“连心桥”。邀请知名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家庭教育专家等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发动233名教师实地家访学生1613人,围绕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状况、思想和心理状态、安全教育等方面谈心交流,倾听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家校共育网上问卷调查,定向征集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对学校发展、班主任班级管理、学科教师教育教学等方面满意度、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收回家校共育问卷调查4836份并针对性优化完善,提升学生、家长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是朋辈互助岗,用好心育委员“瞭望哨”。在每个班级设立男、女生各1名心育委员并定期进行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培训,每学期开展自我认识、人际交往等团辅活动2次以上,确保朋辈心理辅导助人自助。发挥学生朋辈互助功能,心育委员每月定期提交班级月心情晴雨表至心灵驿站,方便心理老师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及时预警干预,累计收到心情晴雨表75份。
二、全面协同,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实力
一是心理健康课开足开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开展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生涯规划、生活与社会适应等主题心理健康教育课,确保每学期不少于8课时。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特点和班级实际,专职心理老师和班主任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团体辅导、班团队活动、心理拓展训练、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充分利用世界精神卫生日、“5·25”心理健康日等时间节点,借助校园广播、心理电影、心理科普视频等,广泛科普心理健康知识。
二是学科融合课赋能提效。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融合机制,开展五育融合、心育浸润课题探究,《用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成功结题,《“五育并举”视域下普通高中班会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获准立项。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政治、语文、体育、劳动、美术和音乐等学科融合,在学科教学和“幸福德育”活动中开展培养积极健康心态的舞台剧表演、与美术相融合的“落叶变身记”生命教育、心理与劳动相结合的体验农业生产劳动等,提高学生认识自我、人际交往、情绪调适等能力。突出实践课程综合育人功能,开展研学实践教育、学校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等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放松体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节目表演、劳动锻炼中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克服困难与挫折的能力等,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三是个性化辅导课精准增效。针对高中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专职心理教师以年级为单位定期开展“认识自我与自我和谐”“新学期,新相遇”“自我认识—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等心理健康主题讲座,提升学生自我认识与自我接纳能力。用好心理辅导室,对心理健康测评、访谈等环节发现的问题学生、重点群体,开展自我关怀、情绪调节等个性化团体辅导和后续转介20余人次,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三、全程预防,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力
一是全天开放心灵驿站。划分个体咨询区、沙盘疗愈区、宣泄放松区,配备减压放松椅、宣泄假人、沙盘、咨询沙发、心理书籍、心理挂图等设施,并全天候对师生开放。学校心灵驿站由1位专职心理老师和5位兼职心理老师组成,轮流值班,依托心语信箱、心理热线等,全时程多渠道倾听学生心声,每学期接待学生100余次,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支持。
二是分段开展心理测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实际,分别实施初中、高中两个学段的心理健康测评量表,初中生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试(MHT),从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倾向、冲动倾向等8个维度去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高中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度、抑郁、焦虑等10个维度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每学期开展1次心理健康普测并“一生一案”建立个性化心理健康动态电子档案,收集班主任、科任老师日常动态观察建议,完善学生健康信息台账,为及时解决不良苗头性倾向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三是分类干预因人施策。分A、B、C三类进行分层管理和干预,对A类学生逐一开展心理危机分析和诊断,制定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着力进行干预并做好详细判断、分析和辅导过程记录,必要时及时将学生转送心理诊治部门,迅速处置学生心理危机和极端行为。对B、C类学生通过心理访谈、电话谈心等形式疏导化解各类不良情绪和矛盾纠纷,帮助学生缓解沮丧、抑郁、焦虑和愤怒等情绪,并对B类学生中行为异常、情绪起伏者及时回访和关心,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截至目前,开展心理危机干预1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