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锐意进取 推动名山区教育稳步迈向优质均衡
名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秦超俊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西部基层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倍感鼓舞。公平是教育的基石,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农村教育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主阵地。为推动我区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坚持“十二年一盘棋”发展思路,促进全区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均衡发展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学段之间需要紧密衔接,相互渗透。传统的各个学段各自为阵的做法,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其弊端。当前,高考改革已成倒逼之势,随之而来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必然要经历一轮深刻的变革。如果依然固步自封,抱残守缺,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改革视而不见,那么必然会被教育的发展所淘汰。所以,坚持“十二年一盘棋”的系统发展思维是相当必要的。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教育发展的系统性,规律性,才能更早地破解我区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当然,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也必然要强调学校发展的质量和多样性。这就要求我们要继续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要结合名山的实际情况来发展,而不是对别人的生搬硬套,机械模仿。同时,我区教育的发展应该更加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均衡发展,农村孩子本来就处于弱势,更应该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教育教学两手抓,做有温度有质量的教育
教学要使劲抓,教育更要使劲抓,这是对学生终生负责的态度。为真正做到教育教学并重,全区从2015年开始专门对全区各学校进行了教育专项考核和教学专项考核,将教育和教学作为学校工作的最重要的两个内容单独考核,以考核促管理,以管理求效益。为强化教育教学的同等重要性,全区从2017年秋开始,依赖区委区政府对教育的大力关心,对各学校的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分别进行奖励。让在学校开展德育、体育、美育、科技创新等工作的同志享受到物质上的肯定,更重要的是传递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视,鼓励学校,鼓励教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创设环境,做有温度有感情的教育。深入贯彻“一盘棋”的发展思路,从最基础的学段抓实抓牢,同时也让每个年级的教师感受到关怀和重视,让每个年级的教师都能享有出彩的机会,进而让孩子们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三、深化改革,稳步创新,做务实而有特色的教育
一是继续推行第三方“红蓝牌”管理制度和“千名教育师进万家”活动。这两项创新活动在名山已推行近三年,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三年来,学校管理有了较大提升,社会评价更加良好,社会、家长更了解学校,也更理解学校,党委政府的声音也更及时更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传递给家长,和谐的氛围逐步形成。
二是稳步实施“教师发展成长档案管理系统”。从2017年开始,我区开始试行“名山区教师发展成长档案管理系统”,将全区所有教师的发展变化以积分的形式记入各自的电子档案,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取得相应的成绩则加分,违反相关的规定则扣分。让每个教师更关注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质量,纵向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速度,横向可以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发展差距。让教师管理逐渐摆脱以行政约束和物质刺激为主的单一的管理模式,引导教师更注重自身的价值提升。
三是多形式多角度传承本土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全面推进武术进校园活动的开展。目前,我区所有学校均已全面开展武术操进校园,本土武术操和外来武术操同时开展,并组织相应的比赛,各校热情高涨,学生接受度很高。下一步将组织力量,进一步打造具有蒙山特色的本土武术,借武术强身,以武德育人。二是推进《蒙山童韵》的全面诵读。我区教育部门牵头主编的《蒙山童韵》已经四川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目前已免费发放到全区教育系统的教职工和学生手中,区级的诵读实施方案也已经下发,力争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名山子弟记住蒙山文化、传承蒙山文化、宣扬蒙山文化,让古老的蒙山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同时,我们也将积极推进经典写字活动、孝道文化、感恩教育等多种传统文化的传承。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名山教育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作为名山人,作为名山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名山教育的持续发展奋力拼搏,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