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实施两周年,各地是如何深入落实的?教育部政务新媒体推出“‘双减’两周年笔谈”专栏,今天一起来看四川省如何扎实推进校内减负提质增效——
打好“组合拳”
扎实推进校内减负提质增效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郑备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党中央交办的重大政治任务。两年来,在教育部指导下,四川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抓好“双减”工作放在教育强省建设的重要位置,作为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大民生工程,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研究部署,建立由20个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组,省、市、县、校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落实。
一是坚持标本兼治,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突出标准规范,
二是坚持减负增效,在推动作业科学管理上下功夫。一方面着力减总量,“一校一案”
三是坚持需求导向,在增强课后服务实效上下功夫。突出服务多样化,开设科技、艺术、体育、非遗、劳动、阅读等兴趣课程,用好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教育、劳动教育、航空航天等实践基地,积极推广周末和寒暑假托管服务,通过“基本托管+校内拓展+校外实践”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突出服务优质化,组织开展“百名校长亮方案”“千名教师献优课”设计活动,遴选推广优质课后服务课程方案和课例,吸纳优秀运动员、非遗传承人、科技工作者等进校园、进课堂“多点执教”,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内容和师资力量。突出服务个性化,紧扣学生所需、家长所盼,“一生一课表”设计课后服务内容,确保每个孩子拿到手中的都是独一无二的专属计划,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特色发展需求。
下一步,四川省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围绕“双减”工作目标加力加劲,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四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