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教育信息第28期
时间:2021-07-26 11:42 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名山区抢抓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机遇,找准方向、理清思路、谋划路径,优化学校布局,构建教育品牌,实施优质均衡,全面推进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校点布局,提升资源转化能力

一是坚持远近结合。一年调一批、5年基本到位为基本思路, 重点推进空心学校、生源严重萎缩的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的撤并整合工作,统筹规划19所村小闲置校舍,调整为校外实践基地置换资源。推动43所学校8.11亿项目进入规划库,计划通过5年时间基本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发展。

二是坚持建撤结合按照幼儿园就近就便、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城镇或片区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资源向寄宿制学校集中的思路,根据实际优化布局,按照一地一策要求,原则上100人以下、不足6个班且生源持续萎缩的小规模学校(教学点)予以调整,在人口持续流入地新建学校,杜绝55人以上的大班额和2000人以上的大校额。2021年安排82亩计划筹建四中,新建2所幼儿园、撤并3所村小,2022年安排102亩计划筹建2所学校,2023年安排 79 亩计划筹建或改扩建3所学校,2024年安排155亩计划筹建4所学校。

三是坚持量质结合。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相对集中、提高效益、群众满意”的总体目标和思路,坚持以学校内部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调整布局,以学校办学质量、学校服务规模、学校与班级规模、学龄人口的空间变化、家校距离等要素为基本坐标,建立高质量教育公平发展的城乡学校布局调整标准,量质结合制定“十四五”基础教育发展规划,自然缩减黑竹初中,扩建百丈镇初中,新建4个学前教育项目,妥善处理好学生“存量”与“增量”问题。

二、深化三项改革,提升资源再生能力

一是改革学校评价模式。建立教育督导部门归口管理、第三方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贯通中小幼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实行教育局专兼职督学挂牌制度,对学校依法依规办学进行监督,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进行指导。聘请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退休教师代表等组成的第三方机构开展“红蓝牌”文明校园检查评定工作,每年对学校开展2次检查评定,进行量化打分,纳入学校年终目标考核。

二是改革教师评价方式。以教师成长和干部成长为着力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成长从“被动”向“主动”转变,激活可持续发展力。实施中小学教师成长档案网络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覆盖全区35所学校近2000名在编在岗教师,以“年限、区域、学校、教师、学科”等5个基本要素为坐标系建立大数据库,5个要素交汇形成“学校—学科、教师—学科、年限—学校”等25个子数据库,全面记录教师个人发展轨迹。

三是改革教学管理样式。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认真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围绕“提高课堂效率”中心,制定了《名山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办法(试行)》,按照《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融合的实施方案》,以“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应用平台,构建高效课堂构建。目前,全区学科和教师的平台使用率达80%,50%的学校和教师建成了自有教学资源库。

三、强化要素供给,提升资源保障能力

一是强化经费保障。建立健全教育资金切块使用办法,优先保障教育经费投入,按照每年递增5%的原则,在年初纳入财政预算。以项目专业的实施需求为目标,编报项目预算表、项目预算编制方案、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采取审查备案制度,做好项目绩效自评和自评报告,每年接受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及其他部门的专项检查2次以上。2021年,实现教育经费项目切块资金安排达4851万元。

二是强化平台保障。大力实施教育东进融入,学习教育发达地区先进的教育理念、政策机制和管理经验。与成都市青羊区签订办学合作协议,搭建教师交流平台,实施干部跟岗学习、教师教研交流项目,开展名师送教、学生互访等交流活动,增加资源流动性。推动成都市实验小学领办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实验小学,强化学校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建立教师内部流动培养机制,挖掘蒙顶山生态怡养的自然特色,开发特色润雅课程。

三是强化师资保障。坚持教育教学优先选人用人,重用改革创新、成绩突出干部,引领学校整体教育质量提升。抓实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雅州英才”、新教师招考等多渠道多形式招聘教师,实现满编运行,优化师生比。开展暑期过关培训等新教师专项培养,加快新教师成长速度,大幅缩短教师成熟周期。实施“百名学校年轻干部”递进培养计划,采取专题学习、名校跟岗等方式培训学校干部教师,增强教师业务素养。

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 2021  雅安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主办:雅安市教育局 地址:雅安市行政中心5号楼4楼B座 办公电话:0835—2220212 传真:0835—2220212
蜀ICP备190176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8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