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教育信息第2期
时间:2025-01-26 10:14 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党建工作】

汉源县“四个聚焦”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1)聚焦日常教育,强化党员队伍素质。依托“三会一课”“固定党日”等党内生活制度,组织党员开展常态化学习。印发《教育系统党纪学习教育安排》,细化学习任务,围绕“六项纪律”开展学习研讨160余次,撰写心得体会1000余篇,着力把党员教育抓在日常、融入经常。(2)聚焦队伍建设,提升党务骨干水平。创新培训模式,采用“专题教育+现场观摩+讨论交流”相结合方式,分层分级分批组织62名党员干部到延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廉政教育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线上线下培训44人次。大力实施“双培养”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将6名骨干教师发展成共产党员,将30余名优秀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3)聚焦党建辐射,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发动机关党员领导干部19人帮扶永利乡竹坪村,全体党员干部自发捐款8000余元,为该村1户贫困户解决腿部医疗费用,争取到麦田计划教育基金会长期资助竹坪村2名学生以及社会捐赠3.1万元资助15名学生。积极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80余名党员志愿者帮助脱贫户开展环境卫生整治30余处,惠及脱贫户11户。汉源县教育局

【校园安全】

天全县“三全”扎实推进岁末年初校园安全稳定工作。(1)全链条压实责任。召开全县教育系统岁末年初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会,安排部署校园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欺凌、防诈骗、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传染病防治等工作,层层传导防控压力,压紧压实防控责任。建立分层分级分环节的责任链条体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完善校园安全应急预案,强化“三防”体系建设,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2)全方位靶向宣传。在学生放假离校前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集会、告家长书等形式,集中开展消防安全、森林防火、交通安全、心理健康、防范欺凌、食品安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安全专项教育和警示活动500余班次,发放告家长书2万余份。加强家庭防控指导,利用班级微信、QQ等家校平台推送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小贴士等安全知识20万余条次。(3)全覆盖动态督导。建立校园安全动态督导机制,全覆盖对校园安全工作定期进行跟踪复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新问题。鼓励师生参与校园安全管理,建立校园安全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无阻。联合县市场监督等部门,对2024年秋季校园食品安全检查发现问题较多的学校或反复出现问题的学校开展“回头看”,检查中小学、幼儿园食堂45家,建立整改台账,明确问题清单、整改要求、整改时限及责任人,督促问题整改到位。(天全县教育局)

【研学教育】

荥经县“三聚焦”打造精品研学课程。(1)聚焦实践教育,打造“绿色·农耕”课程。依托古城田野自然学校,以田野主题劳动实践教育为核心,配套建设一亩园、农事科普园、花卉实践园、牛安安哞哞牧场等场所,以农耕活动为载体,由城内学校与田野学校合作构建“校地共建”模式,开发包含种植、手工、劳动技能、社区公益等内容,覆盖小学阶段72个劳动实践教育课程。通过举行自然教育公开课、集体共耕、亲子共耕等方式,引导学生亲近自然、参与农耕体验。累计举办劳动实践教育相关营会活动260余次,参与学生3.5万余人次。(2)聚焦自然教育,打造“自然·环保”课程。坚持自然教育公益性原则,打造自然生态线路,建设“云峰山景区牛背山景区龙苍沟景区龙苍沟熊猫森林国际探索学校”环线,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树立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立足荥经作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优势,设立覆盖“N”个伴生物种的“N”个探究课题,实施“自然教育引导师”“种籽计划”“项目入壳孵化”等专项计划,推动孵化项目78个,全方位提升课程质量。以模拟考古、自然科普等自然教育活动为载体,开展“森林探索营”“雪域观鸟营”“森林之子合唱营”“大熊猫保护与科考营会”等自然研学教育活动800余次、8.5万人次。(3)聚焦本地特色,打造“黑白·双宝”课程。结合黑砂文化和古城遗址,在严道古城打造黑砂文化主题营地,营地以文化主题劳动实践教育为核心,对砂器制造遗迹遗址进行改造升级,打造黑砂博物馆、古砂印、千年古窑,进行实践化课程子项目开发。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实操+研发机构参与”模式,搭建全国首个以大熊猫自然教育课程软件研发为主题的研发中心,以“首届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研讨会暨中国(四川)第四届森林自然教育大会”为契机,构建覆盖全地域、全领域、全年龄段、全时段的“1+N+X”课程运营体系,研发涵盖森林科普、田园教育、野外求生等20余类100多个课程,打造以“森林+大熊猫”为核心的“熊猫先森”自然教育品牌IP。(荥经县教育局)

学校动态

石棉县安顺场学校开展防震减灾“三三三”行动。(1)防灾知识有“三进”,全方位强化安全意识。防震减灾教育进入课余活动教会学生手势舞《地震来了不要怕》《地震拍手歌》开展防震减灾手抄报比赛活动,评选出优秀作品20余幅。将防灾知识引进课堂围绕“防灾减灾警钟长鸣”为主题开展班会课14节辅以视频、现场竞答等教学方式向学生全面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印发《应知应会的防灾减灾小知识》400余份,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学习掌握家庭防范灾害的相关知识和技能。(2)安全演练有“三会”,全方位掌握安全技能。安顺场幼儿园开展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对园内的应急避难场所、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路径充分了解,并学在灾难来临时的躲避策略。安顺小学开展“灭火演练”,对手提式灭火器校园常备消防器材的使用进行实战演练,引导全体师生面对小型初期火灾会应对。教师参与演练“心肺复苏”“海姆立克”等应对突发性伤害事件的处置技能(3)安全排查分“三步”,全方位构筑校园安全防线。学校制定《安顺小学平安建设和安全工作要点》,通过优化全校教职工责任体系,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对学校应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实验室、宿舍、食堂等重点区域和户外悬挂物、排水设施、供电线路、房舍安全等重点部位开展定期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石棉县教育局)

他山之石

三台县深化体教融合学生“动”起来 校园“活”起来。在三台县各中小学的校园里,一场关于体育的革新正在悄然发生。2024年,三台县紧紧围绕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引,深化体教融合,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1)打造体育特色项目。走进三台县各校园,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人眼前一亮:忠孝小学将德育元素与体育完美融合,编排了“文明礼仪操”;老马学校引入非遗文化“龙狮表演”,让大课间活动趣味十足;潼川二小结合场地特点,引入竹竿舞、滚铁环等体育游戏。每所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生兴趣,精心挑选了至少2项体育运动项目,进行重点训练和打造,确保每名学生至少掌握1项运动技能。“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教学改革在这里生根发芽。(2)建强体育师资队伍。学校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三台县大力实施体育人才强基计划,通过人才引进、公开招聘等多种方式,充实和完善体育教师队伍。2024年,全县新招聘体育教师13名,从第三方引进具有C级、D级足球教练资质的足球专业课程服务人员7名。如今,全县已有专兼职体育教师576名,为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为全面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县教体局通过校本培训、“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为教师提供学习平台和成长空间。(3)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三台县积极搭建人才成长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体育发展空间。2024年,县政府与省足球管理中心、省足球协会签订《足球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县教体局与四川女子足球俱乐部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共建协议,在更新足球理念、提供专业指导和丰富赛事资源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县教体局出台了《三台县青少年足球梯队管理办法》,在七一小学、三台一中、三台中学组建足球特长班,配备专业教练团队,健全升学衔接机制,为全县优秀足球苗子在各阶段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学习和训练环境。(4)持续保障经费投入。在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教体局积极争取资金,优化和完善体育设备设施,大力推进县体育场提升改造工程,为举办高规格体育赛事创造有利条件。同时,积极推进刘营初中、乐安小学等9所学校运动场地改造项目,加大体育器材添置力度,全县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达标率100%。(5)大力完善竞赛体系。各中小学相继建立了“校内班级赛、校际联赛、片区选拔赛、县级总决赛”的体育竞赛体系,每年组织开展春秋两季师生及家长运动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投身体育运动的热情。(四川省教育厅网站)

【简讯】  1月13日,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杨玉春赴雅安开展2025年春节前教师走访慰问活动。教育厅教育信息化处、教育信息化与大数据中心等相关处室负责人陪同慰问。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欣,市教育局分管负责同志,汉源县、石棉县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慰问活动。(人事科)

1月13日,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欣前往汉源县富林镇第一小学、第四小学开展调研。汉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松多吉,县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汉源县教育局)

近日,雅安市第四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在雨城区汉碑慈济小学举行。此次竞赛设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中学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8个组别,各县(区)、市属学校逐级选拔88名青年教师参加市级决赛。(人事科)

近日,省教育厅公布了校园食品安全知识考核情况。雅安市平均分87.48分,高于全省平均分4.11分,排名全省第一。其中,90至100分占比56.06%,系全省唯一高于50%的市(州)。(学校后勤管理科)

雅安市2025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于1月9日-10日顺利举行,本次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物理、外语、语文、数学,全市共9941名考生报考,设8个考区、12个考点,考试安全平稳,考风考纪良好。(市考试院)

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 2021  雅安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主办:雅安市教育局 地址:雅安市行政中心5号楼4楼B座 办公电话:0835—2220212 传真:0835—2220212
蜀ICP备190176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8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