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工作】
市教育局获得“2020年度全省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突出单位” 称号。近日,四川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对2020年度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突出单位进行通报表扬的通知》,根据2020年度21个市(州)教育行政部门、132所普通高校的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评议情况,对雅安市教育局等11个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和四川大学等27所高校给予通报表扬。(安全科)
【民族团结】
汉源县多元助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1)多元内涵增强民族文化感染力。以“民汉双语兼通”为基本目标,立足有5个少数民族乡镇、近2万彝族同胞的县域情况,以“彝族文化传承”为切入点,强化从学前到中小学各个阶段有效衔接,聘请5名专业彝语教师,建立彝族文化传承协会,开发彝族文化校本教材,组织开展彝族文化课题研究,开设周末彝文课程,通过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增强了全校近600名彝族同学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2)多彩活动激发民族文化生命活力。充分利用校园艺术节、桃花节、梨花节、火把节、彝族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具有浓厚民族文化氛围的文艺汇演、民族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手抄报、大课间活动、主题班会、社团活动、亲子活动、民族服装走秀等形式,结合彝族习俗、相关典故、重要节庆由来、民族历史演变等方面内容,指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截至目前,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17场次,邀请少数民族家长参加亲子活动150余人次。(3)多维渗透弘扬民族文化育人张力。以校园文化创建为平台,充分挖掘彝族、藏族等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将彝族山歌、达体舞、祝酒歌等民族文化融入大课间活动,把“彝海结盟”“民族英雄传说”等具有教育意义的图文融入校园文化走廊、社团文化墙等。加强彝族语言文学研究,邀请本地少数民族“彝汉双语”专业人才,挖掘本地区彝族红色历史,将部分党史翻译成彝、藏语2种少数民族语言,印发少数民族党史学习宣讲手册,增加少数民族学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汉源县)
【校园安全】
芦山县全方位确保学校汛期安全。(1)全系统部署到位。将学校汛期安全工作纳入重点考核事项,召开党组会、校长会3次专题研究部署学校汛期安全工作,制定并实施《芦山县教育系统2021年防汛防地灾工作应急预案》,完善学校汛期安全工作预案24份,组织400余人组建防汛应急抢险队伍25支,储备安全帽、救生圈、救生绳等应急物资300多件(套)。(2)全方位整改到位。坚持隐患排查和整改不留死角,组建4个督查组全方位督查学校汛期安全2次,检查学校48校次,重点排查校舍、围墙、护坡、水电管网等重点场所、重点部位,排查整改隐患4处,投入资金60万元。联合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地质灾害隐患专项检查2次,检查学校24所,排查整改问题11个,目前全县校点均无地质灾害隐患威胁。(3)全覆盖演练到位。坚持安全知识教育与应急避险演练全覆盖,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开设汛期安全教育课680余课时、举办板报墙报、LED屏宣传栏340期,推送防汛、防溺水短信、微信1000余条,发放《做好汛期安全致中小学生家长一封信》11000余份,开展防灾减灾演练30余次。(4)全时段值守到位。坚持全时段值守和部门联动,全县24所学校全天候值班值守,及收集时报送防汛工作情况。加强与气象、水务、应急管理等部门联系,及时预警预报汛情险情。入汛以来,已预警预报极端天气信息2期,有效防范暴雨等极端天气灾害影响。(芦山县)
【禁毒教育】
荥经县 “三四三”筑牢校园禁毒防线。(1)落实“三个”保障。落实“四级”责任制,明确教育局、学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禁毒教育责任。落实考评督查机制,完善《荥经县教育局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计划》,纳入对校长和学校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实施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约谈和问责制度。落实禁毒教育课时,结合《品德与社会》《生命·生活与安全》《道德与法治》等课程,将毒品预防教育纳入常规课程,确保计划、教材、师资、课时“四落实”。(2)用好“四个”平台。用好“禁毒教育基地”平台,组织小学中高段和初、高中学生分批到荥经县禁毒教育基地,看禁毒教育宣传片、听教师现场讲解、体验禁毒宣传设备、举行禁毒宣誓,深化毒品危害教育。用好“婷姐课堂”教育平台,组织全县5700余名学生观看检察院录制的“婷姐课堂”禁毒教育宣传视频,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四川省禁毒条例》等法律法规。用好“网络教育”平台,组织教师订阅禁毒微信公众号,定期通过微信公众号、学校微信群等方式宣传禁毒知识,指导全县小学中高年级及初、高中学生参加“青骄第二课堂”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活动,学校参与率和完成率均为100%。用好“德育活动”平台,结合6月、11月禁毒教育主题,开展“五个一”特色活动,增强禁毒教育实效。(3)加强“三个”联动。加强政法、公安、法院等部门联动,配齐全县各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为600人以上的9所学校配备校外禁毒辅导员,抓好禁毒预防教育第二课堂。强化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强警校联动,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通过发放禁毒宣传手册、禁毒图书,摆放仿真毒品样本,引导学生认清新型毒品真面目。加强家校联动,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困境学生校外人际交往情况及思想状况并建立台账。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班级微信群等途径向家长宣传禁毒教育知识,发放拒绝毒品倡议书1万余份,筑牢禁毒防线。(荥经县)
【他山之石】
广元市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和经济双发展。(1)建立产教融合促进机制。构建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和社会组织“四位一体”的产教融合体系及保障机制,每年安排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奖补资金和柔性引进人才专项经费400余万元。市政府成立产教融合促进委员会,市经信、交通、卫健等7个部门牵头组建行业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统筹规划和指导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2)搭建产教融合协同平台。搭建产教对话会平台,全市30家企业和18所职业院校参与,8家企业与8所职业院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由行业部门指导支持,职业院校牵头,行业骨干企业参与,组建产教联盟、成立产业研究院。(3)实施产教融合项目合作。职业院校与市内5家以上企业合作,依托重点专业建设或参股1-3个“校中厂”“校办厂”,定点服务2-3个小微企业。全市18所职业院校与市内外130余家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建企业学院6个,创办“校中厂”6个,实现年利润(产值)2500余万元。引入北方教育集团、华唐集团、核工业集团投入4500余万元与广元职高、利州中专、四川核工业技师学院合作共建汽车、烹饪实训基地、大数据实训中心和核电安装实训中心。(省教育厅网站)
【简讯】
市教育局召开第9次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市委四届十次全会精神专题学习会。会议要求,全市教育系统要深刻理解全会确定的发展定位、目标路径、重点任务,围绕“共享宜学”目标,加快推进川西教育中心建设,实施“八大兴教工程”,打造学在雅安品牌。(工委办)
雅安市抓实整改“回头看”推进县级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近日,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对雨城区、名山区、天全县、芦山县等四个县(区)2020年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开展了回头看。(督导办)
我市在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教育主题征文活动获奖。我市共获得奖项58个,其中学生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41个,优秀组织奖2个,优秀学校奖15个。(安全科)
雅安市教育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2021年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成功举行。16个艺术表演类节目参与展演,全市4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本次展演活动。(基教科)
我市举行全市教育系统网络舆情应对与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培训会。省教育厅和省网络文化协会相关专家前来授课,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在雅高校及驻雅中职学校负责人共计350余人参训。(安全科)
陶行知教育基金会助力城乡教育公平化发展公益活动捐赠仪式在雨城二中举行。基金会为雨城二中搭建一间三屏互动AI智慧教室,向雅安市160所中小学捐赠340万元设备。(雨城区)
雅安7名学子被录取为空军和民航飞行学员。(市招考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