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教育信息 第40期
时间:2023-11-17 17:34 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双减”工作

名山区三到位做好“双减”工作。(1)宣传引领到位。利用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等,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推送各类“双减”信息39万余条,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提振家长支持“双减”工作信心,营造家校合作良好氛围。(2)课后服务到位。推行“基础+拓展”课后服务模式,开展科普、文体、艺术等社团活动,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推出“1+X”研学课程拓展项目,孵化出“古法造纸”“衍梦而行”“农耕文明我传承”等特色课程参与学生2.3万余名。(3)规范治理到位。校内推进落实“五项管理”,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校外建立“联检+抽检”“明查+暗访”等排查机制,开展联合检查6次,查处隐形变异违规培训1起,取缔无证无照非法培训机构1所,处置群众举报线索2条。(名山区教育局)

学生资助

汉源县精准落实学生资助政策1聚合资源打出政策“组合拳”。设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聘任45名教师为资助办公室主任,强化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健全“奖勤助贷缓补免”七位一体资助工作体系整合数据资源,利用“全国信息资助管理系统”平台,导出全县 “五类人员”学生,对标资助,实现一对一帮扶。2聚焦实效打好资助“精准牌”。通过建立贫困学生信息库摸底统计台账等,走访摸底困难学生500余人,开展资助活动20余次,累计资助留守儿童、困难学生8000人次,发放资金近500万元,确保“一个不落下”(3)聚力赋能跑出育人“加速度”。开展“感恩教育”,绘制资助感恩黑板报100余个,收集征文50余篇形成奋发图强的良好氛围。广织家校育人网,“线上+线下”发送育人信息30余条,推进“学校主动、家庭促动”的德育教育模式,着力实现“解困—育人—成才—感恩的良性循环。汉源县教育局

课间活动

荥经县内外兼修激活“课间十分钟”。(1)内化于心,认识“十分到位”。统一思想认知,通过教师例会、全校大会,要求任课师不拖堂准时下课,严禁压缩学生课间活动时间空间保证学生活动时间充足。指导全县14所中小学校制定《课间活动方案》,对学生课间活动进行规划、引导,形成师生共同关注、积极参与“课间十分钟”的良好局面。(2)实践于行,保障“十分安全”。通过国旗下讲话、每周班会课等开展“课间十分钟”安全常识教育。强化巡视指导,合理划分教师值勤区域、岗位职责及时段要求,设置“值周安全员”和值勤教师共同维护课间秩序,有效保障学生课间活动安全。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定期检查、维护、更换老旧设施设备35套,营造课间安全活动的良好环境。(3)外化于行,活动“十分有趣”。在校园适当位置摆放网球、乒乓球、铁环、沙包、皮筋、棋类运动器材,通过多样化活动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因校制宜、“一校一策”自创“绳彩飞扬”、自编太极功夫扇、中华武术操等特色活动17种,充分挖潜活动内容,让课间活动释放魅力。(荥经县教育局)

质量提升

天全县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规范管理夯实教研基础。开展全覆盖教育教学常规检查,指导学校完善常规管理细则,实现学校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效益。实行“1+N”教研员联系学校蹲点制度,每个教研员联系2-3所学校,围绕“学科教学、校本研训、教育科研”等7个方面开展教研指导,推动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规范化、科学化。(2)全员培训提升教师技能。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全县集中+校本研修”形式,围绕“师德专题培训、教育教学理论培训、教育科研培训”等,分级分类开展中小学校长、管理干部、骨干教师、新进教师培训,覆盖5410余人次,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升。(3)课题引领促进专业成长。以“教育科研的基础性”为引领,组织教科室主任、科研骨干教师按照“选题、立项、开题、实施、结题”5个阶段开展指导培训成功申报课堂教学改革市级课题20余项《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研究》等9项省级课题全部开题(天全县教育局)

基层学校动态

芦山县第二初级中学做好校园消防安全工作。(1)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消防安全为主题,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载体和阵地,悬挂宣传标语,开展消防安全国旗下讲话3次,征集作文70余篇、消防安全手抄报150余幅。(2)实战演练提升自救能力。联合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消防知识进校园”,组织应急疏散演练8次,通过“零距离”观摩体验、应急疏散演练等方式,帮助师生掌握有关消防设施性能,学会使用灭火器材,提升师生消防应急能力。(3)隐患排查筑牢安全防线。建立消防安全档案,盯紧隐患排查治理“关键点”,开展“拉网式”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实地察看学校教学楼、学生宿舍、实验室、食堂等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标志、消防设施器材配备等,做到隐患“清零”。(芦山县教育局)

【他山之石】

合江县发挥学区优势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1)组织共建。建立县委教育工委统一领导、学区联合党委统筹协调、学校党组织具体落实三级组织体系,制定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实现学区对策共谋共商。建立深度合作创新体系,形成学区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一体共建模式。构建以领航学校为中心的学区共同体,形成强校带弱校、城区学校带乡村学校组团发展。目前,已建立三江、江北等学区6个,辐射镇(街道)21个、学校基层党组织133个。(2)队伍共兴。强化学区内部门协调及校级干部梯队建设,聚焦学校管理问题,分析解决发展“堵点”,形成管理团队共建思路。加大党员教师示范引领作用,领航学校党员教师带头到薄弱学校支教、送教。学区内开展课堂教学诊断、跨校“青蓝工程”结对等联合教研活动,为学区人才发展释放动能。今年,学区间新提拔书记和副书记12人、校长和副校长5人;参加支教党员教师12人、联合教研党员教师1200余人。(3)发展共谋。协同打造“一校一友”镇域教研联盟,形成“传帮带”机制。组建乡村教师工作室,开展学校管理、学科教学“浸润式”帮扶,推进结对学校管理经验共建共享。实施“交流协作主题式”发展,推进学区内教学质量同步提升。建设学区书香校园,全域共享德育研究成果。目前,建成乡村教师工作室12个,开展学区帮扶活动50余次;形成魅力足球、千人腰鼓等“一校一特色”活动30余个。(省教育厅网站)

【简讯】

11月13日,市教育局党组召开2023年第23次党组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安雅·百日安全攻坚行动动员部署会暨迎接国考动员部署会、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等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并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办公室)

近日,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调研组通过走访查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先后实地调研了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贸易学校和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听取了我市职业教育工作汇报,对我市优化布局结构、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快雅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职教科

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 2021  雅安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主办:雅安市教育局 地址:雅安市行政中心5号楼4楼B座 办公电话:0835—2220212 传真:0835—2220212
蜀ICP备190176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8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