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三措施”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农村孩子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三措施”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农村孩子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充分发挥教育助力脱贫攻坚作用,找准薄弱环节,打出教育扶贫“组合拳”,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农村孩子。
一是锁定贫困地区,聚焦薄弱学校。着力推动区域内贫困乡镇、薄弱学校的硬件打造和教育资源的优化。2014年以来,先后投入2.6亿元新、改、扩建农村学校24所,新建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6.8万平方米,投入6040万元为农村学校配备教学实验室145间,购置多媒体教学设备588套、计算机1700余台、图书35万册。全区19个乡镇2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达到“标准化中心校”建设标准。
二是探索“以强带弱”,优化教育资源。探索“以强带弱”的捆绑办学模式,实行“城区名校+农村学校”捆绑式发展,城乡学校共同教研、教改,教师互派交流,让农村薄弱学校借助城区名校的管理优势和师资优势,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了教育资源优质均衡配置。目前,52所中小学已整合为以7所名校为龙头的7大教育群。
三是强化城乡交流,促进共同发展。广泛开展“名师乡下行”活动,全区4000余名城乡在编教师互相结为帮扶对子,共同学习提高,让城市优秀教师沉下去,农村薄弱学校教师走上来,大幅提升了农村教师业务能力。每年组织50余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孩子到城区学校游学,让农村孩子感受城市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开阔视野、提高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