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教育信息第35期
时间:2019-10-28 15:32 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名山区前进乡中心校着力建设优质乡村学校

名山区前进乡中心校被省教育厅、省精神文明办评为2017年度四川省“最美乡村学校”(全省10所)后,2019年被教育部、人社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近些年,该学校立足乡村、服务师生,坚持“树德、树人、树校”的办学理念,十年如一日、十年磨一剑,全力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成为名山教育和雅安乡村教育一张响亮的“名片”。

一、以“树德”为宗旨,牢固树立为党育才的初心

(一)感恩教育。将“感恩于心、报答以爱”、“感恩奋进、和谐发展”作为校训和校风,树立感恩石,打造思源广场,精心设置文化石、宣传橱窗等,弘扬感恩文化。利用感恩演讲会、手语操表演等多种活动,选取历史名人故事、校友成长经历、身边榜样人物等激励感恩学生。

(二)养成教育。充分发挥班级小干部的管理能力,坚持落实常规工作,做好每周升旗仪式、国旗下演讲、监督岗工作、班级美化、好少年评比等评比检查工作。坚持落实“主题板报”评比活动、学生常规管理等工作,落实每日检查、每天通报。大力营造寝室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做好寝室卫生和文化建设,坚持“大帮小”“长大幼”,努力培养团结互助的同窗之谊。

(三)主题教育。以 “最美乡村学校”文化建设为目标,坚持开展“三月学雷锋”“四月祭奠英雄”“五月感恩教育”等每月主题实践活动,连续三年每月第四周星期天举行全校“关爱留守儿童小太阳班周末活动”。

二、以“树人”为核心,努力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一)培养爱岗敬业、坚守乡村的前小教师。师资结构优化合理,现有教职工57名,其中本科教师26名、高级教师8名、市区级骨干教师5名,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一批批优秀新教师为学校注入新鲜血液。师资培训丰富多彩,近年来,教师全员参加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及校本培训,部分教师参加市级足球和县级艺体教学等专项培训;学校强化教育科研,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有市级科研课题双向互去动式感恩教育实践研究、市级精品课程小学足球课程学好德育课程,近三年共有8篇科研论文获奖。师资建设硕果累累,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教师,如宋如伟老师荣获全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先进个人、吴健萍老师荣获雅安市优秀教师称号、袁学卉老师荣获四川省怡和杯优秀乡村教师、袁学琴老师荣获雅安市优秀教师、余彬老师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师等。

(二)培养奋进向上、全面发展的前小学生。强化感恩和奋进教育,利用感恩演讲会、手语操表演等多种活动感染学生,选取历史名人故事、校友成长经历、身边榜样人物等激励学生。强化行为习惯教育,在家孝敬父母长辈,在校尊重老师,在外礼貌他人。强化学习能力养成,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认真听讲、认真笔记、课后及时复习,按时按质量独立完成作业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全面发展,采取一师双职、专业教师专用、聘请校外辅导员、专用教室专用、其他教室一室双用的方式,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等4大类31小项的少年宫活动,学生全部参加了乡村少年宫活动。2015年,学校男女篮球队参加雅安市小学生篮球锦标赛均获得前四名;2016年,在全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团体总分第二名,有6个项目破区纪录;2017年,学校足球队获得雅安市小学生足球锦标赛第三名。

三、以“树校”为愿景,努力营造良好教育小生态

(一)硬件强校。“5.12”汶川地震后原址重建,校园占地43亩,校舍建筑面积达11780m2,现有学生1381人、其中寄宿学生152,现有多功能大教室、体艺活动中心、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茶道室、环保室等专用教室共计12个、电子白板教室25个。

(二)组织育校。设立少先队、教导处、安全后管处、工会、党支部五个管理架构,制定并实施《德育工作制度》、《安全工作制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学校依规管理、依章办事。

(三)文化立校。坚持启好智、育好人、办好校办学思想,以成人、成才、成功为办学目标,把感恩于心,报答以爱作为校训,营造感恩奋进、和谐发展的校风,倡导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学而不厌的学风。

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 2021  雅安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主办:雅安市教育局 地址:雅安市行政中心5号楼4楼B座 办公电话:0835—2220212 传真:0835—2220212
蜀ICP备190176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8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