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教育信息第46期
时间:2024-01-02 09:17 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优质学校

雨城区“三聚焦”实施“优质学校+”工程。(1)聚焦融合扩面提质。完善城市与农村学校之间的教育合作、交流与互动机制,通过组建小学教育集团、新增集团成员学校、中学之间构建优质学校联盟的方式,囊括城乡校区8个,形成共同理念与各自内涵共存的“1+X”模式。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持续发挥19个中小学校联体教育网络和29个幼儿园学习共同体的交流互促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2)聚焦内涵凸显特色。采用“优质学校+新建学校”“优质学校+潜力学校”等模式,发挥名校辐射效应,缩短新校成熟周期。碧峰峡镇陇西学校秉持“和同教育”理念,围绕“和谐管理”“和善德育”“和睿智育”兼容“和畅体育”“和悦美育”“和朴劳育”6大板块,凸显学校特色;雨城十小以“青铜岁月”为主线,落实五项育人工程,展出工作坊手工创作30余个。(3)聚焦创建成果丰硕。推动学校“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建设,做强优势学科,扩大中小学足球、篮球、棋类联赛等10余项赛事影响力。建成市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位学校4所,荣获省、市级“新时代好少年”称号6名、四川省教育厅“禁毒小卫士”荣誉称号4名,荣获“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践校”28所。(雨城区教育局)

校园安全

名山区三举措筑牢校园消防安全“防火墙”。(1)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推送消防安全信息20余条,利用校园宣传栏、文化墙LED屏幕、主题班会课等常态化宣传消防安全知识。邀请专业人士进校园讲解如何使用灭火器、自救逃生等基本技能常识,组织学生以消防安全为主题制作手抄报、黑板报累计1200份,举办消防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共计90余次。(2)强化演练培训。邀请消防、应急等部门专业人员入校,针对教学楼、宿舍、食堂等重点部位开展现场实地培训和逃生演练,开展消防演练186次。组织学生学习掌握灭火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覆盖学生2万余名,提高学生应对处置突发事件能力。(3)强化隐患排查。组织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全面检查学校消防安全设施、各类消防器材,重点排查教学楼、宿舍、食堂等场所,确保设施完好有效。对消防设备检修和更新情况、火灾预警系统运行情况等进行安全自查,并建立问题清单,及时整改,今年累计开展自查60余次,整改主要问题6条。(名山区教育局)

石棉县打造“三支队伍”提升校园安全防护水平。(1)建强安保队伍。聚焦校园安保队伍建设,为全县32所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专职保安和门卫100名,投入资金320余万元配齐强光电筒、防刺背心、防暴叉等安防设备。严格落实安保人员24小时校园巡查制度、上放学三见警制度和校园准入制度,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校园周边综合治理行动。(2)覆盖师生队伍。聚焦一线教师和学生,紧抓安全培训、应急演练等活动契机,常态化通过主题班会、专题活动、第二课堂、家长会等平台和形式,进行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防欺凌、防性侵、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项宣传教育活动200余次,覆盖学生1.96万名。(3)抓实保障队伍。聚焦621名校园后勤管理和服务队伍建设,全面落实校园安全校长第一责任人制度、教职员工岗位责任制度、校园安全考核制度、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组织食堂工人、宿管人员、后勤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加大学校“食堂食品制作、食材采购、消防隐患、宿舍管理、应急疏散”等重点环节的规范管理力度。(石棉县教育局)

党建引领

汉源县党建引领激发教育内生活力。(1)理论武装强化政治引领力。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各校党支部开展集中学习132次、讨论88次、网络推送资料100余次。发挥银发党员余热,建立退休党员台账44份,为老党员开展送学上门活动80人次,发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40000余册。(2)责任落实强化工作执行力。安排机关干部“一对一”联系指导学校党支部,对各自分管领域、工作范围内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形成跟踪指导清单44份,开展调研活动30多场次,参加集团化办学活动20场次。举办财务、资助、营养餐、学籍等“专项技能”培训班15场次,开展廉政谈话800余人次。(3)融合共进强化发展推动力。建强党建共同体,开展“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创新活动,打造“党建引领集团办学、促进校际共享发展”“培根铸魂工程”等20余个校园品牌,开展“开学第一课”“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等活动200余次。深化体教融合,每年完成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大型联赛10余场次,参赛学生累计近10000人。(汉源县教育局)

【基层学校动态】

芦山县龙门晨阳希望学校探索研学实践新路径。(1)强化保障工作,系牢研学安全绳。制定《芦山县龙门晨阳希望学校研学实施方案》《芦山县龙门晨阳希望学校研学实践安全工作预案》,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流程。以年级为单位成立6个分队,队长牵头全方位排查安全隐患,避免工作疏漏。(2)发掘资源优势,把好研学质量关。依托县域内文化资源、红色资源、农业资源、自然景观等,筛选出“龙兴之野”“红三十军军部旧址”等研学实践基地4个,结合学生特点、主题要求、季节时长等具体情况科学安排、精心设计,突出实践育人成效。(3)整体协调规划,构建研学课程网。成立研学课题组,根据班级特色和学生需求,研发“红四方面军在川抗战历程”“砾岩形成条件”等主题研学课程5篇,打造室内小型沉浸式话剧《板蓝根成长记》《砾岩历险记》等,构建“听、读、写、观、演”多种形式的课程教学,切实增强研学感染力。

(芦山县教育局)

【他山之石】

平昌县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1)制度引领建强师资队伍。印发《平昌县组建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平昌县名师工作室管理细则》,建立工作室成员选聘机制,完善绩效考评体系,明确选拔程序和权责要求,激发教师参与积极性。坚持师德为首、业绩为重、统筹兼顾原则,按照“个人申报、学校初选、学区推荐、部门评审”程序,采用“笔试+面试”方式进行评选,着力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全县挂牌成立覆盖全学段、全学科的县级名师工作室33个,选聘工作室成员232人。(2)政策支持加大培养力度。出台《平昌县名师工作室资金管理办法》,明确每室每年2万元标准专项经费,支持工作室开展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培训等活动。年均举办各类教学培训活动超过300场次,参训学员5000人次。搭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名校长”一体化培养平台,推行“线上+线下”培训模式,建立联动响应机制,主动对接“国省市县片”五级师训和校级领导干部能力提升等培训活动,推动专业成长。(3)送教帮扶发挥带动作用。制定《平昌县名师名校长工作室送教下乡实施方案》,建立送课、送讲座和课堂诊断“两送一诊”活动清单,组建跨学科、跨学校送教团队,打破城乡和学科界限。依托学区制管理优势,构建“工作室—基地校—帮扶校”三级联动网格,推行送教活动“周计划、月报告、期总结”制度,推动“工作推进、过程评价、案例选送”三同频,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引领辐射作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四川教育动态第44期)

【简讯】

12月18日、25日,以“学在雅安”为主题的雅安市研学实践推介活动在成都市、重庆市渝中区隆重举行。(基教科)

12月21日,市教育局召开第30次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市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并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办公室)

12月23日,我市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在雨城二中考点顺利开考。今年雅安市教育考试院报考点报名考生共计1458人,设雨城二中1个考点,设置考场51个,共计参考4754科次。(市考试院)

近日,四川省教育评估院组织开展了 2023 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五育”发展水平评价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我市《“双减”背景下一二年级“乐学闯关”学业评价实践案例》《“劳”育人生 “动”享未来》2个案例获奖。(基教科)

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 2021  雅安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主办:雅安市教育局 地址:雅安市行政中心5号楼4楼B座 办公电话:0835—2220212 传真:0835—2220212
蜀ICP备190176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8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