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
一、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十年来,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升。
全国共有幼儿园29.5万所,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805.2万人,毛入园率88.1%,十年提高23.6个百分点,实现基本普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7万所,在校生1.6亿人,已实现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学校2.2万所,在校生3976.4万人[1],毛入学率91.4%,十年提高6.4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学校3012所,在学总规模4430万人,十年增加1100余万人,毛入学率57.8%,十年提高27.8个百分点,翻了近一倍。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实现了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
二、教育公平取得新成效
十年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义务教育阶段建
普惠性幼儿园更多了。
在流入地上学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更多了。实施“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机会更多了。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30万以上人口县均设有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共有在校生92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54.1万人,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以上。
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孩子上好大学的机会更多了。实施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每年从全国招生计划增量中专门安排部分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招生。通过国家农村和脱贫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录取到重点高校的人数累计达95万人。
农村地区的孩子营养状况改善了,个头更高了。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2.38万所,受益学生达3.5亿人次。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地区男、女生平均身高比2012
三、教育质量实现新提升
十年来,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助力人人出彩、人人成才。
义务教育音体美劳等课程建设明显加强。
基础教育大班额问题有效破解。
校外培训治理取得明显成效。90%以上的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学校课后服务基本实现“5+2”全覆盖,有92%以上学生自愿参加了课后服务,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强化。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明显加快。《中华人民
高层次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
四、教育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十年来,教育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日益成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源源不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中高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十年累计培养毕业生7900多万人,为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供给了70%以上的新增从业人员;高等学校(未包含成人高校)十年累计培养了高素质专业人才7700多万人,持续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形成了布局清晰、层次合理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重大科技成果。
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支持设立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各类研究项目3.6万余项,布局建设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5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30个,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共评选出获奖成果3277项。高校牵头建设了38%的国家高端智库,承担了90%以上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教育部直属高校成为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全国普通话普及率从70%提高到了80.7%,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文盲率下降至2.7%,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重要贡献。
五、教育条件保障达到新水平
十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先规划、优先投入、优先配置资源,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关心最支持的事业。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连续十年保持在4%以上,教育成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第一大支出。
学校校舍条件明显改善。十年来,幼儿园生均校舍面积从5.8平方米增至10.2平方米,生均活动室面积从2.4平方米增至4.0平方米;义务教育学校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从3.7平方米增至5.1平方米,生均室内体育用房及运动场面积从7.3平方米增至8.2平方米。通过实施“全面改薄”等一系列工程项目,学校面貌有了根本改观,中西部农村地区“最好最安全的建筑在学校”得到群众公认。
教学设备配备达标快速提升。
学校信息化配置水平显著提高。
六、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十年来,教育系统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师规模不断扩大。
教师素质显著提升。
七、教育对外开放呈现新格局
十年来,教育系统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推动中国教育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请看下面这一组主要数据。
——2021学年在册国际学生来自195个国家和地区,学历教育学生占比达76%,比2012年提高35个百分点;
——同181个建交国普遍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
——与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在国(境)外建设了25个鲁班工坊;
——与教科文组织合作在华设立了10个二类中心;
——设立了12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和姊妹大学网络;
——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共举办37场会议,签署300多项合作协议,达成近3000项具体合作成果;
——76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回首十年,中国教育取得辉煌成就。面向未来,中国教育踏上新的征程。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
注释:
[1] 不含技工学校在校生数。
[2] 2016年开始统计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
[3] 艺术教师包括音乐、美术和艺术课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