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教育信息第21期
时间:2015-07-29 00:00 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按: 2015年,全市高考本科上线首次突破3000人大关,达到3206人,创历史新高,较2014年增加317人,增长11%,持续实现“稳中有升,结构优化”的目标。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多角度、全方位分析了2015年我市高考、中考成绩,提出了专业性改进建议。

2015年雅安市高考、中考分析报告

雅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015年,雅安市高考、中考工作已全部结束。为总结成绩,查找差距,增添措施,进一步提高全市中学教育质量,特对2015年高考、中考成绩作简要分析。

第一部分   2015年高考分析报告

2015年,全市教育系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教育质量提升,克服了重重困难,全市高考本科上线首次突破3000人大关,达到3206人,创历史新高。较2014年增加317人,增长11%。全市高考持续实现“稳中有升,结构优化”的目标。

一、呈现亮点

(一)稳中有升  结构优化

2015年全市普通高中学校参加高考考生7818人,本科一次性上线3206人,比2014年增加317人,增幅11%;上线率41.01%,比2014年增长1.28个百分点。全市万人本科上线率21.26,比2014年的19.16人增长2.1。

2015年全市本科一批次上线398人,较2014年增加101人,增幅34.01%。文科600分以上学生共2名,最高分612分,文科第一名在全省排列第380名,是近几年最好的排名。理科600分及以上14人,最高分630分。(见图1)

图1:雅安市2015与2014高考本科上线对比图

(二)学校竞争  促进发展

近几年来,我市省、市级示范学校和一般普通高中,以实施内涵式项目发展为重要契机,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目标,加强校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了全市高中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今年全市15所高中参加高考, 11所学校有提高。省级示范性学校3所,上线人数1664人,占上线总数的51.90%,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7所,上线总人数1413人,占上线总数的44.07%,一般普通高中5所,上线总人数129人,占上线总数的4.02%。通过近年来各学校的努力,我市基本形成了以省级示范校、市级示范校、一般普通高中相互竞争的格局。(见表1)

表1:雅安市各普通高中学校2015年高考上线人数表

学  校

2015年上线人数

2015年与2014年同比增加人数

一本

二本

艺体

合计

一本

二本

艺体

合计

总计

398

2140

668

3206

101

199

17

317

雅安中学

143

482

42

667

24

104

-16

112

田家炳中学

3

86

46

135

-3

-4

15

8

雨城二中

11

59

60

130

5

9

-30

-16

强项双语

0

10

26

36

0

10

19

29

名山中学

77

400

142

619

32

97

43

172

名山三中

0

3

25

28

0

2

13

15

荥经中学

15

193

43

251

-11

-8

-28

-47

汉源一中

44

273

61

378

15

-13

18

20

汉源二中

22

141

32

195

4

-10

2

-4

汉源三中

0

0

9

9

0

0

7

7

汉源四中

0

0

1

1

0

0

1

1

石棉中学

20

128

39

187

9

-3

-8

-2

天全中学

62

335

118

515

28

10

-28

10

芦山中学

0

7

16

23

-1

-2

10

7

宝兴中学

1

23

8

32

-1

7

-1

5

(三)文考上线  持续增长

今年,我市文考本科上线(即不含艺体)2538人,与2014年同比增加300人,增长13.40%。其中,文科上线897人,较2014年的765人增加132人,增长17.25%;理科上线1641人,较2014年的1473人增加168人,增长11.41%。9所学校文考上线人数增加,依次是名山中学129人、雅安中学128人、天全中学38人、雨城二中14人、强项双语学校10人、石棉中学6人、宝兴中学6人、汉源一中2人、名山三中2人。我市文考具有稳定上升的良好势头,竞争力在逐步增强。(见表2)

表2:2015年文考增长学校及人数 

2015年

比2014年增加人数

全  市

2538

300

名山中学

477

129

雅安中学

625

128

天全中学

397

38

雨城二中

70

14

强项双语学校

10

10

石棉县中学

148

6

宝兴县中学

24

6

名山三中

3

2

汉源一中

317

2

(四)项目学校  提升显著

全市7所内涵式发展项目学校本科上线2528人,占全市上线总数的78.85%。7所高中项目学校高考一本上线人数由2012年的191人逐步提升到2013年211人、2014年246人、2015年358人,一本上线率由2012的9.3%分别提升到2013年9.9%、2014年14.18%和2015年17.6%。今年,增长人数最多的前三位依次是名山中学172人、增长38.48%,雅安中学112人、增长20.18%,汉源一中20人、增长5.59%。项目学校已成为提升我市高中教育质量的主力军。

(五)艺体上线  持续增长

今年全市艺体总上线668人,比2014年增加17人。艺体上线前三位的是名山中学142人、天全中学118人、汉源一中61人。艺体教育是我市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的成功实践,也是我市高考上线新的增长点。在全省艺体招生名额减少的前提下,我市艺体上线人数持续增长,成绩来之不易。

(六)雅安中学  再创佳绩

2015年雅安中学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总量持续增加。本科上线667人,首次突破600人大关,较2014年增长112人,增幅20.18%;二是结构更加优化。本科一批次上线143人,较2014年增长24人,增幅达到20.17 %。三是尖子成绩突出。全市文、理科第一名均出自雅安中学;全市文科前10名,雅安中学占5名,占50%;全市理科前10名,雅安中学占6名,占60%。雅安中学作为四川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和雅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中项目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日益彰显。

三、主要问题

(一)县(区)教育质量差距大

今年,有6个区县万人上线人数有增长,但是县区教育质量发展不平衡,差异比较大,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全市水平的提升。2015年,全市万人上线率为21.26,县(区)最高的是天全县(39.7),最低的是芦山县(9.27),县区之间的差异比较大。我市部分县(区)教育质量的增长空间还很大。(见表3)

表3:近5年县(区)万人上线率统计表

县区

11年

12年

13年

14年

15年

15年相对

14年增幅

雨城区

17.13

13.96

14.92

14.69

16.94

2.25

名山区

17.90

19.26

21.71

18.75

26.42

7.67

荥经县

11.62

15.95

17.30

22.09

20.34

-1.75

汉源县

20.31

22.03

20.56

21.23

20.24

-1.09

石棉县

15.08

18.79

16.94

19.11

19.60

0.49

天全县

33.96

33.66

40.67

38.81

39.70

0.89

芦山县

6.42

6.79

6.97

3.67

9.27

5.60

宝兴县

9.29

7.32

11.79

10.18

14.29

4.11

全市

17.68

17.85

19.41

19.16

21.26

2.10

注:雅安中学上线考生按照户籍计算到各个县(区)。

(二)优生数缺乏竞争优势

虽然我市今年高考一本上线总人数较2014年都有较大增加,但是高分学生与教育发达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市理科600分及以上14人,比上一年的17人减少了3人;最高分630分,全省排行第1475名,比上一年排名(976名)后退了499名。实现“有清有北”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三)应届生增长后劲不足

通过对近三年我市文理科应往届裸分上线分类统计,考虑招生名额扩招等因素,我们认为文理科应届上线总数增幅不明显,与外地同样人口总数的地区仍然有不小差距,特别是一本上线人数差距明显。我市应届生增长乏劲,不仅仅是高三的问题,与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与管理直接有关,目前多数学校没有处理好大面积提高与优生超常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学生的学情现状与三年发展之间的关系。(见表4)

表4:雅安市近三年应往届裸分上线统计(单位:人) 

文科

理科

文理总计

学生类别

应届

往届

总计

应届

往届

总计

应届

往届

总计

13年

409

139

548

963

313

1276

1372

452

1824

14年

387

198

585

949

340

1289

1336

538

1874

15年

461

240

701

1002

386

1388

1463

626

2089

第二部分   2015年中考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参考情况

2015年全市中考报名人数为13637人,与2014年的报名人数15261人同比减少1524人。本次考试总分满分为640分,全市最高分600分。本次考试划定优生人数为2018人,优生分数线为458分;良好人数1994人,良好分数线为386分,优良人数为4012人(未计算招办社会考生)。

(二)试题评价

2015年我市中考总分难度系数为0.475,总体难度适当、合理,符合预期[1]。(见表5)

表5:2015年雅安市中考平均分及难度系数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政治

历史

总分

平均分

63.08

59.69

55.64

40.30

37.93

26.25

21.09

303.99

难度

系数

0.526

0.497

0.464

0.448

0.421

0.525

0.422

0.475

二、主要特点

(一)县(区)优生  有所变化

2015年万人优生率前三名的县(区)为:石棉县17.90、名山区16.77、天全县15.75;万人优良率前三名的县(区)为:天全县38.58、石棉县30.89、名山区29.49。无论万人优生率还是万人优良率,石棉县、天全县、名山区始终处于前三位。天全县优良万人数继续保持在第一位。

2015年县(区)优良万人数与2014年同比增加的县(区)依次为:芦山县3.85(增长明显)、雨城区1.49(主要增长在优生段)、荥经县1.22(主要增长在良好段)、名山区0.19;下降的县(区)为:石棉县-5.24(下降幅度大,主要在优生段)、宝兴县-4.82(下降幅度大,主要在良好段)、天全县-1.42(主要在优生段)、汉源县-0.34。(见表6)

表6:2014年与2015年县区优良万人率对比统计表 

区 县

2014年万人率

2015年万人率

万人率增长

优生

良好

优良

优生

良好

优良

优生

良好

优良

雨城区

13.74

13.20

26.94

15.22

13.20

28.43

1.48

0.00

1.49

名山区

14.55

14.75

29.30

16.77

12.72

29.49

2.22

-2.03

0.19

荥经县

9.39

10.27

19.66

8.99

11.89

20.88

-0.40

1.62

1.22

汉源县

11.36

11.14

22.50

10.62

11.54

22.16

-0.74

0.40

-0.34

石棉县

23.47

12.66

36.13

17.90

12.98

30.89

-5.57

0.32

-5.24

天全县

17.54

22.46

40.00

15.75

22.84

38.58

-1.79

0.38

-1.42

芦山县

8.17

10.64

18.81

9.72

12.94

22.66

1.55

2.30

3.85

宝兴县

3.57

13.39

16.96

5.18

6.96

12.14

1.61

-6.43

-4.82

(二) 县区质量  发展不平

从总分均分看,各县(区)的整体教学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均分最高与最低相差89.99分。名山区整体教学质量较高,宝兴县相对薄弱。(见表7)

表7:2015年雅安市中考区县平均分对比表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政治

历史

总分

雨城

63.31

62.35

60.18

40.68

39.15

24.61

20.9

311.18

名山

66.7

65.17

58.83

47.39

44.84

28.51

23.37

334.82

荥经

62.86

61.63

51.61

38.78

34.44

26.46

21.17

296.95

汉源

62.37

54.35

51.46

37.84

35.82

25.81

19.72

287.38

石棉

63.8

62.32

63.57

41.57

39.13

26.32

22.0

318.7

天全

62.5

63.83

61.6

42.35

40.76

28.54

22.3

321.88

芦山

60.94

51.99

45.63

36.79

33.02

26.41

20.49

275.27

宝兴

57.76

50.61

42.01

28.78

26.04

22.35

17.28

244.83

全市

63.08

59.69

55.64

40.30

37.93

26.25

21.09

303.99

(三) 优质生源  凸显差异

2015年综合排名前25位的学校(第8名并列,实际为26所)参考人数8104人,占全市考生人数的59.43%,但优生人数占89.15%(2014年占75.91%),良好人数占81.23%(2014年占64.45%),优良学生更为集中,是重要的高中优质生源基地。

综合排名前25的学校区县分布是:名山区8所、雨城区6所、汉源县3所、荥经县3所、石棉县2所、天全县2所、芦山县1所。综合排名靠前的学校中,名山区、雨城区学校较多。(见表8)

表8:2015年雅安市初中学校综合排名前25所的学校

学校

均分

优生数

优生率

良好数

良好率

考核得分

名次

石棉县七一中学

453.7

139

73.9%

28

14.9%

99.7

1

四川省雅安中学

474.4

270

71.4%

56

14.8%

99.6

2

四川省石棉县中学

406.2

67

30.5%

72

32.7%

97.9

3

四川省荥经中学

370.6

19

20.7%

20

21.7%

95.3

4

名山区第二中学

392.3

309

37.8%

150

18.3%

95

5

雨城区第七中学

337.5

118

19.9%

131

22.1%

94.9

6

名山区百丈中学

335.1

20

14.9%

31

23.1%

91.7

7

雨城区中里中学

329.3

25

11.6%

55

25.5%

89.8

8

天全县初级中学

312.2

187

17.7%

215

20.4%

89.8

8

汉源县第一中学

327.4

123

19.0%

110

17.0%

89.6

9

荥经县严道一中

325.1

68

16.0%

74

17.4%

88.4

10

汉源县第二中学

322.7

123

19.0%

97

15.0%

88.2

11

名山区黑竹中学

315.0

13

13.5%

18

18.8%

86.6

12

名山区中峰中学

323.6

25

23.8%

12

11.4%

86.1

13

四川省国张中学

289.6

68

15.9%

78

18.2%

85.6

14

天全乐英初级中学

295.0

13

8.7%

32

21.3%

84.3

15

雅安雨城强项中学

329.8

10

5.9%

34

20.1%

83.9

16

名山区建山学校

297.6

11

16.2%

9

13.2%

83.7

17

名山区蒙顶山中学

314.0

20

14.4%

20

14.4%

83.2

18

雅安田家炳中学

294.0

42

13.6%

46

14.9%

82.5

19

名山区红星中学

280.2

14

10.2%

21

15.3%

80.3

20

雨城区严桥中心校

278.3

6

6.3%

18

18.8%

78.6

21

荥经县严道二中

269.7

41

9.3%

71

16.2%

78.4

22

名山区马岭中学

288.0

4

7.5%

7

13.2%

76.7

23

汉源县第四中学

279.1

59

15.6%

37

9.8%

76.5

24

雨城草坝初级中学

292.1

5

4.0%

18

14.4%

74.4

25

注:学校教学质量综合考核分数=学校人均分积分×0.3+优生率积分×0.4+良好率积分×0.3

三、存在的问题

(一)区县水平  仍有差异

虽然各区县万人优良数总体上在缩小,但仍然有差距,优良生万人数最多的天全县为38.58,最少的宝兴县为12.14,两县相差26.44,荥经县万人优良数仅为20.88;人口大县汉源县为22.16,与排名第一的天全县万人优良数至少相差16.42,差异较大。

(二)尖子不尖  数量不足

全市总分550分以上的人数198人。其中 580-600 分16人,最高分600分仅1人。尖子不尖(与满分640分相差40分),尖子数量偏少,且不向高分集中,说明我市的初中教育教学效益还不高,基础较为薄弱。

(三)校际质量  差距很大

平均分最高的是雅安中学(均分474.4分),平均分最低为153.4分,相差高达321分;综合排名前25名的学校,平均分最高与最低学校相差204.7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教学质量发展是不均衡的。

第三部分   中学教育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夯实教育基础,扩大优质资源

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优秀生源外流和发展不平衡,是我市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多次专题研究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升。近期,市政府又出台了《雅安市教育质量振兴计划(2015-2020)》,为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贯彻《雅安市教育质量振兴计划(2015-2020)》,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深化13所教育内涵式发展项目学校为示范,切实加强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夯实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培育和扶持,在政策、经费、师资、招生、奖励等方面加大支持和培育力度,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加速学校整体发展,实现雅安优质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扩大,不断引领全市教育的均衡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加速提升全市中学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锁定质量目标,强化教学管理

近几年,我市高考本科上线人数逐年上升,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一本上线人数不多,特别是600分高分人数偏少,距社会的期望还有相当的距离,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中学仍然要按照高考上线“稳中有升、结构优化”的目标和原则,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学校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育质量管理目标体系,要从高一、初一起始年级开始,全面构建全面、全员、全程抓教育质量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考核体系、奖惩体系。二是突出重点。一要继续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工程”为载体,大力加强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深化“学习型课堂”“分层教学”“导学案”等有效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和质量;二要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建立学校教学研究共同体,支持教研组开展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教师备课、上课、辅导、信息采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三要加强班集体的建设,要充分发挥班集体育人功能,支持班主任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四是要加强和改进教学质量的检测和数据的运用,要充分利用每次考试的大数据,加强分析研究,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和管理工作。三是强化管理。一要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继续实行领导成员蹲班包组的联系蹲点制度,学校领导班子要始终把备考作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实行分工负责制,团结协作,形成合力。二要加强过程性管理,通过听课、成绩分析、师生座谈等形式,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帮助教师解决思想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强化教学研究,提高备考质量

一是各级教研机构和学校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全国和四川省有关高考、中考的政策,把握全国和全省高考、中考的基本动态和走势,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和复习安排,在教学和管理中要坚信“方向永远比努力重要”,要反对“只埋头苦干不抬头看跑”,要反对用应对“知识立意命题”的教学来应对“能力立意命题”的教学等低效甚至负效做法。二是继续开展提高雅安高、中考质量的专项课题研究,提高备考的科学性、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我市高考研究团队的作用,对全国及四川省高考命题工作和我市高三的诊断考试命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视导各学校高三教学工作和备考工作,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增强我市诊断命题对全市中学教育质量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评价功能。三是进一步提高教学的研究水平。今年三诊与高考的相关系数[2]表明,三诊试题与高考成绩达到了高度相关水平,根据根据三诊水平能够非常好地预测学生高考水平。各学校也要研究提高诊断试题的命题水平,建立基于定性与定量数据的教学质量反馈监制体系。为了适应高考命题从“能力立意”向“素质立意”的转型,要重点研究适应新课程高考的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要研究促进新课程高考的理念转化为教师实践知识的有效策略、技术和方法等。要研究基于学生学情的高效课堂教与学。要研究提升教学与管理者的研究水平的策略、方法和技术。

四、强化优生辅导,培育拔尖人才

加大尖子生培养力度,提高文理科600分的上线人数,力争“有清有北”。各县(区)和学校要认真总结我市培养尖子生的经验,要在培养尖子生的选拔机制、培训机制、管理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上实现新的突破。一是选拔机制。各县(区)教育局、各高中学校一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留住今年中考优秀学生,这些学生是三年后冲击全国名牌大学的重要生源;各校要在高一新生入学后筛选苗子,确立尖子,重点培养。二是管理机制。县(区)教育局和学校要在尖子生的培养上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在师资配置、课程内容、课时安排、经费使用、考核评价等进行大胆探索与改革,最大限度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三是培养机制。尖子生的培养不可能由某一个老师完成,一定要发扬团队精神,由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共同完成。

我们要以对雅安教育发展的历史责任感,抢抓发展机遇,敢于直面困难,敢于大胆创新,以雅安教育内涵式发展项目成果为新的起点,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始终不渝地坚持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内涵发展的思路,通过创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管理,不断提升雅安教育质量。

报: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

送:省教育厅办公室,市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各县(区)党委、政府,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局班子成员,上海方略教育机构。

发:各县(区)教育局,市教育基金会,市教育局关工委,各督导组组长,机关各科室,直属各单位,各高完中,雨城七中、名山二中、荥经严道一中、芦山国张中学、天全县初中、石棉城北中学、宝兴中学。


[1] 根据《四川省基础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工具质量评价规范(草案)》,难度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难[0,0.3)、较难[0.3,0.4)、中等[0.4,0.6)、较易[0.6,0.8) 、易[0.8,1]

[2] r(三诊与高考文科总分)=0.919,r(三诊与高考理科总分)=0.938。各学科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大都超过0.7

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 2021  雅安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主办:雅安市教育局 地址:雅安市行政中心5号楼4楼B座 办公电话:0835—2220212 传真:0835—2220212
蜀ICP备190176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8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