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区汉碑慈济小学三个“下功夫”扎实推进劳动教育提质增效
在课程打造上“下功夫”。将劳动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因地制宜开发种植、剪纸、厨艺等劳动实践类课程10余门。围绕“茶叶”“大熊猫”“红色文化”等本土特色,依托云台山、碧峰峡等校外实践基地,先后开发出“绿茶制作”“大熊猫一日生活科普探秘”“水果罐头制作”等特色劳动课程20余门。注重学科融合,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将劳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从校外聘请非遗传承人、茶艺技师等兼职劳动教师8人,到校开展劳动课程教学20余次;组织学校劳动教师前往成都、绵阳等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参加培训20余人次,常态化组织教研活动,举办校内劳动教师赛课活动5场,切实提升劳动教育教师业务能力。
在实践活动上“下功夫”。举办学校“种植月”“厨艺争霸赛”等活动,评选“劳动小能手”300名,“劳动之星”200名,“厨艺小能手”50名,营造浓厚的校园劳动文化氛围。组织2000余名学生到成都动物园、雅安科技馆等实践基地研学,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定期组织学生前往社区、养老院等场所开展卫生扫除、义务劳动等活动8次,培养学生的良好劳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