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
汉源县多方联动筑牢防溺水安全保护网。(1)建立长效机制。强化乡镇、教育、公安、水利、卫生、应急管理等部门合力,定期召开防溺水联席会议,研判全县学生防溺水工作情况。建立危险点排查机制,联合乡镇、村组(社区)、辖区派出所,定期对学校周边河道、山塘、水库等地开展排查,并对排查出的重点点位统一设立警示牌。落实防范学生溺水事故专人巡防工作机制,争取学生家长及社会力量的支持配合,组成安全巡视组、应急救援组对校园周边及学生上放学路段,定时定点进行巡视。(2)构建监管体系。落实6个网格组包片、机关工作人员包校、学校领导包班、教师包生定点联系制度。落实班主任请销假审核、任课教师课堂组织管理和考勤、学校安全管理办公室主任联系寻找和汇总报告“三个责任”,抓好非正常缺勤学生的追踪管理。发挥班干部、小组长、小对子等学生团体作用,引导学生互相监督,利用家长会明确家长节假日监管责任与告知义务,做好校外监管。成立爱心专班,加强对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和监管,有效劝导、制止下河游泳70多人次。(3)强化宣传引领。邀请卫生健康副校长、法治副乡长、关工委进校开展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和“以案说法”56校次,线上线下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177校次。发放《防溺水安全知识手册》1万余册,播放防溺水专题警示教育片43校次,开展急救培训47校次,组织开展救生、逃生演练等系列活动56校次。(汉源县)
天全县严把“五个关口”源头防范食品安全。(1)严把招标关。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堂所需米、面、油及原辅材料全部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公开招标,制定需求论证,组织专家评审,综合进行评分,确保招到实力强、信用好的供应商。(2)严把采购关。根据学生营养健康搭配原则,制定了《天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所需原辅材料采购清单》,选择干货类74种,肉禽类21种,蔬菜类78种。指导学校根据“营养均衡,合理搭配”原则,在采购清单范围内,制定一周菜谱及所需原辅材料,由供应商根据学校需求,安排专车专人每天进行配送。(3)严把询价关。采取“一月一询价”方式确定当月原材料市场价,即县教育局在每月初组织片区学校教师代表对照《原辅材料采购清单》,分两组在县城两个农贸市场现场询价,根据各组询价情况结合两个市场原材料价格再次进行集中议价,按照最终确定的原材料价格作为当月市场基准价。供应商在市场基准价基础上,根据投标响应及合同约定进行原材料价格结算。(4)严把验收关。组织各学校安排在职在编教师负责食堂所需米、油及原辅材料的检查验收,对进入学校的每一袋米、每一桶油及原辅材料质量、外观、数量进行现场验收,索取每一批次米、油的质检报告,肉类的动检合格证,蔬菜的农残合格证。每年组织专家对米、油质量进行一次随机抽检,对不符合要求一律退回,自行承担损失并约谈供应商。(5)严把退出关。加强对供货商的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原材料供应退出机制,实行“黑名单”管理制度,凡是被县级列入“黑名单”的供货商一律取消供货资格、终止供货合同,三年内不能参加本县有关该项目的招标。(天全县)
【学前教育】
雨城区强化服务推进小区配套普惠园投用。(1)悉心指导前期准备。主动靠前服务,以“一园一策”指导制定策略,实施个性化服务。准确把握配套幼儿园开发商、投资商隶属关系,促进开发商、投资商尽快进入实质性商谈,指导确认双方的权责关系,从土地购买协议、拟定购房合同、明确举办主体等方面协助完善相关手续,为后续规范审批和管理打下基础。(2)提速筹设审核过程。制定并实施《雅安市雨城区教育局一次性告知书》,指导举办者逐项对照准备申请筹设材料。组织评审组启动审批绿色通道,迅速组织现场勘验核实和评审,整个筹设审批事项在3个工作日全面完成,为举办者后续办理手续提速、有效节约时间。(3)协调各方齐备要件。指导举办者提前联系住建局、市场监管局审核幼儿园和食堂装修方案,待筹设文件批复后,迅速提交方案申请审核。指导举办者倒排工期,细化装修时间节点,及时申请消防竣工验收和空气质量检测并追踪出具报告。指导举办方准备举办者、法人、园长、任课教师相关资格证书、学历证书等相关手续材料。(4)高效合规完成设立。全程跟踪举办方工程进度,待齐备正式设立手续后,立即组织现场勘验,完成正式设立相关资料审查后,第一时间颁发办学许可证。指导举办者按要求开展招生及宣传,确保了合规高效完成设立并按时投用。(雨城区)
【体育艺术】
荥经县花滩小学着力打造优秀艺术团。(1)强化组织管理。以打造“精品化、阵地化”特色艺术团为目标,成立馨语朗诵艺术团创建领导小组,明确校长担任艺术团团长,实施“工作分层-目标分项-任务分头-问题共商”工作法,建立家长委员会,共同参与艺术团管理。拟定艺术团章程,实施“申请—审核—考核”团员遴选制,建立艺术团“教师档、团员档、活动档”3本馨语朗诵艺术团专档,制定《花滩小学馨语朗诵艺术团学期工作计划》,每月召开1次艺术团专会,坚持“月收集”“优采纳”原则,累计收集建议30条,采纳20条。(2)强化支持保障。打造艺术团活动室3个,配备调音台、功放、均衡器等设备,将“红领巾广播站”更名为“馨语驿站”。修改制定《花滩小学教师年度考核办法》,将教师参与艺术团活动、训练、管理等计入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组织教师参加参加省内普通话和经典诵读技能培训8次,累计培训18人次。(3)强化实践活动。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通过游戏化教学、活动式教学等形式,设计教学内容及课件,采取“1对1”指导的方式,开展形体训练、发声练习、体态训练、语音基础训练。采用“9个一”活动法,每日开展“课前一支歌、一诵读、一吊嗓;课中一微笑、一对练、一表演;课后一感悟、一展示、一收集”活动。每年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开展校内端午节、儿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朗诵比赛,根据朗诵比赛的标准,评出“金话筒”特色班级共6个,朗诵小明星15名。组织2名骨干艺术团成员参加“2020年雅安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演讲比赛”分获二、三等奖,参加“第五届四川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获三等奖,并将获奖情况计入团员成长档案。(荥经县)
【立德树人】
汉源县九襄镇小学教育集团第三小学奏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部曲”。(1)奏响养成教育“主旋律”。以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为引领,结合学校“习惯+生命”办学特色,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等12项内容,编写《习惯儿歌》《好习惯伴成长》等校本课程3册,纳入学生养成教育校本课程,采用“课程+体验”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2)弹唱多元育人“协奏曲”。强化德育基地、校园文化、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育人载体作用,组建“五育并举--让每一个生命绽放精彩”学生社团35个。投入12万元打造以“习惯养成教育”“绽放生命精彩”特色文化走廊、校园文化墙,每学期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弘扬革命精神”、卫生健康副校长学生心理辅导、“红领巾敬老服务”等系列主题活动。今年,已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活动35场次,分4批次组织900多学生参加校外劳动实践、参与率达100%。(3)唱响家校协作“最强音”。建立以校级班子成员、教师为主体,专家、爱心人士和优秀家长共同参与的家庭教育骨干力量,建立校级、年级、班级家长委员会,将家长委员会纳入学校日常管理。重视对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开展全县大家访、家长培训8次,发放《告学生家长书》1万余份。(汉源县)
【他山之石】
广安市三举措强化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1)立足课程,夯实培养基础。在学科教学中全面渗透科技创新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优化整合、科学安排科普及科技创新类教育专题。基于实践能力,聚焦核心素养,创编出《兴趣物理》等符合中小学生的校本课程。(2)丰富载体,搭建成长平台。推动科普宣传栏、科普长廊等阵地建设,建成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10个,科普活动中心6个,创建市级以上科技示范学校56所。举办“市—县—校”三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机器人实践竞赛150余场次,全市参赛学生达10万余人次,参赛作品5万余件。定期开展科普日、科技活动周(月)、校园科技节、“科学防疫·科普广安”“科技大篷车进校园”及各类科技创新评比竞赛等品牌活动。(3)实施奖励,激发创新活力。研究出台《广安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表扬奖励办法》,对获得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活动等次奖的优秀学生项目给予每项最高1万元的奖励,对符合条件的优秀辅导教师及优秀组织单位给予通报表扬。(省教育厅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