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守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学校传染病防控信息化建设的建议》(第127号提案)收悉,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和市卫健委高度重视、及时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有关工作情况
全市中小学校认真按照《雅安市学校及托幼机构晨/午检和因病缺课学生追踪登记工作规范》落实晨午检、健康监测工作要求,各班级每天定时开展晨午检工作,学校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作为疫情报告人,负责本单位晨午检和因病缺课追踪信息的报告和收集,及时统计汇总数据并按时报送属地医疗卫生机构、疾控部门和教育部门。卫健和疾控部门也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监测预警。各县(区)疾控部门坚持每学期开学时对辖区内重点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开展选择性指导,由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展全覆盖传染病防控指导。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日收集汇总辖区内学校和托幼机构晨午检和因病缺课追踪记录,整理分析辖区内学校传染病疫情概况,发现可能的聚集疫情立即报告属地县(区)疾控中心,并立即到现场进行核实调查,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切实维护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
近年来,我市财政部门始终把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教育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目标任务。全市各级财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多方统筹安排资金,不断加大教育投入,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完成27.19亿元,较上年增长6%。2024年市本级预算安排教育统筹资金3177.34万元、川西教育中心人才发展资金1000万元,2025年在地方财政十分困难情况下,市本级预算安排教育统筹资金3300万元、川西教育中心人才发展资金1000万元,用于我市教育工作。学校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专业技术人员用于购置智能硬件设备、开发和维护软件系统以及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升级等,短期内全面实现信息化、智慧化存在一定难度。目前,我市天全县等部分县(区)建立了晨午检信息化体系,进一步提升了晨午检工作效率、提高数据信息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指导各学校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和流程要求,规范开展健康监测,认真填写记录表格,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信息报送,确保信息真实、完整、及时、准确。同时,持续关注并积极推进学校晨午检信息化、智慧化体系建设,努力克服困难,加大保障,确保校园疫情、病情早发现早报告措施落实更准确、更高效,为师生的健康和校园的安全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一)提升县区和学校重视程度
会同卫健、疾控等部门优化完善晨午检工作规范,加强对县(区)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宣传引导,加强其对晨午检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晨午检及信息化建设在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性,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将其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学校传染病防控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试点推进晨午检信息化建设工作
结合市县两级财力情况,探索开展晨午检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努力克服困难,加大保障力度确保校园疫情、病情早发现早报告措施落实更准确、更高效,为师生的健康和校园的安全稳定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三)强化晨午检信息化结果运用
强化与卫健、财政等部门的联动,及时收集学生健康信息,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卫健部门将持续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技术指导和监测工作,密切关注重点传染病疫情动态,适时开展对重点传染病疫情形势的分析和风险评估,发布健康提示,指导学校、托幼机构做好科学防控。财政部门也将继续按要求做好教育经费保障,配合开展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精准开展研判,有效应对防控,切实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校园的安全稳定。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雅安市教育局
2025年5月20日
(联系人:吴霄霄,联系电话:0835-224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