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教育信息第39期
时间:2019-11-21 16:59 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市教科所打造五型科研构建新型教研网络

市教科所聚焦构建新型教研网络的建设任务,紧盯教育前沿、聚焦本土问题、发挥参谋作用,着力打造前沿型、一线型、培育型、评价型和数据型教育科研,积极服务川西教育中心建设。

一、打造前沿型教育科研

(一)紧盯前沿方向加强研究国家和省有关教育质量提升的新政策,吸收最新信息、强化集中研讨、找准研究方向,并立足于雅安教育实际提供具有决策参考意义的建议意见。

(二)学习前沿成果。有效对接成都市教科院,重点加强高中考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与部分高校开展项目共建和课题共研,有效提升我市命题、教研等质量。

(三)抓实前沿实践。实施课程改革为实践,开展新教材新课标培训,重点实施研学实践课程设计等课改工作。实施新高考改革,指导我市高中学校拟定新高考实施方案,做好新背景下学科大培训,筹建高中特色学科基地建设。坚持全市一盘棋的思路,重点研究新高考对于初中和小学的辐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二、打造一线型教育科研

(一)扎根一线。完善教研员联县(区)包校制度,实现学科教研员的四个一:联系一个县(区)、承包一所高中、参加一次学校行政会、帮助学校解决一个问题。

(二)服务一线。以需求和问题解决为导向,聚焦新高考准备、艺体生文化提升等开展教学视导,覆盖全市所有高中学校,延伸到城乡中小学、幼儿园重点学校。开展农村送教活动,聚焦超小规模学校研究,将先进教育管理经验、研究方法等送到边远农村学校。

(三)高于一线定期集中研讨分析来源于一线的共性问题,分类研究、找准规律,提出普遍性解决方案,以点联线、以线带面,带动提升全市教育教学质量。

三、打造培育型教育科研

(一)明晰目标培养名师。以“德才出众、造诣精湛和影响广泛”为培养目标,努力形成“一般教师向骨干教师培养、骨干教师向名师培养、名师向名家培养”梯次培养的结构,持续为川西教育中心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名师供给。

(二)强化载体培养名师。加强9个名师工作坊过程性管理和评价,推动科研发展、教学进步、质量提升的融合发展,强化成果推广,将名师工作坊真正打造成名师辈出的“孵化器”。

(三)夯实基础孕育名师。以《雅安市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教师应当做好的80个细节》为载体,以“优质课展评”、“微课大赛”等活动为手段,提升广大教师教学能力,为名师培养积聚力量。

四、打造评价型教育科研。

(一)以名校质量作为评价重点。重点聚焦雅安中学、名山中学、汉源一中、雨城二中、天立学校、成实外、北附实验学校、汉源二中、天全中学等9所名校的教育质量工作,强化全程的数据收集和趋势分析,及时提供决策参考。

(二)以命题改革优化质量评价。培养全市中小学命题专家,优化制卷、考试、阅卷管理和成绩分析工作。以网络阅卷精细化诊断为手段,强化学业质量过程性监测,初步构建学业质量诊断、评价、反馈与指导系统。

(三)以成长档案优化个性评价。大力推动实施中小学教师成长档案,聚焦教师专业成长,注重教师动态实绩,全面评价每一位教师个人发展。

五、打造数据型教育科研

(一)建立数据平台推动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库和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

(二)搭建数据体系。分学科、分学段、分模块建设市、县、校三级平台,形成大样本、大数据、全封闭、易操作的数据体系,实现教育教学精准化。

(三)数据助力科研。以大数据监测为依据,开展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行为研训活动,精准了解教情学情信息,提高教学针对性。

 

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 2021  雅安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主办:雅安市教育局 地址:雅安市行政中心5号楼4楼B座 办公电话:0835—2220212 传真:0835—2220212
蜀ICP备190176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8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