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四小探索科技教育“3+”模式,推动拔尖人才早期培养
“平台+课程”,挖掘内在潜能。学校开发机器人编程、创意花窗项目、投石车设计项目等校本课程,编纂《模块化科技校本课程》系列,其中包含《创新方法课程》《探索实践课程》《工程实践课程》等。与雅安实验幼儿园、雨城二中、雅安中学建立联系,定期进行研讨活动。自四年级起,开设数学思维、机器人编程等课程,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实现从小学到高中的优秀人才培养衔接,推动一体化培养。
“活动+氛围”,激发科技热情。每学期举办一项面向全体学生的项目化亲子比赛活动,在全校范围内组织450余组家庭参与,包括《水火箭设计发射比赛》《气球动力小车比赛》《纸桥过车比赛》《创意花窗制作比赛》《鸡蛋撞地球比赛》及《废纸动力小船设计比赛》等。每年寒暑假期间,学校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实践活动,学期初则举办年级赛、校级赛和网络展评,近三年,共150余件参与展评,年均网络浏览量达3万人次。
“实践+比赛”,激励学生成长。学校2个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共同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开展科技作品展评、雨城四小亲子科技大赛、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多维度构建科创教育生态圈。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实践研究,组建“机器人”等社团6个,参加全国各类科技大赛,为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探索创新路径。16年来,雨城四小学生在全国大赛中获得了 28 项全国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