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三个聚焦”抢抓重建机遇加快教育发展
2018年是芦山地震五年周年。5年来,雅安教育充分发挥重建效益,聚焦教育质量和公平,大力实施《雅安市教育质量振兴计划(2015-2020)》,加快全市教育由“硬件强”向“软件强”有效转变,全市3-5岁幼儿毛入园率由2013年的80.3%提升至2017年的92.77%,特教学校学生数由2013年的87人提升至2017年的187人,小学、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2017年分别为100%和99.96%,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和全省平均水平。
一、聚焦均衡优质,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抓投入夯基础。全市374所灾后恢复重建学校全部完工并实现顺利开学,累计完成投资近35亿元,全市学校硬件水平大幅提升。大力推动重建学校“建、管、用”一体化,最大程度地发挥重建效益。2015年以来,按照“政府主导、以县为主、分类指导、逐步实施”原则,大力实施“长效保障、一体推进、全程管控、督导核查和工作协同”五大机制,全市八县两区在全省率先全域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认定,全市基础教育水平大幅提升。
二是抓内涵提质量。扎实开展感恩教育、法治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校内外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推进学校体育艺术“2+1”工程,建成省级和市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29所,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平均合格率达到95.4%。全市命名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30所,建成市级精品课程80门、特色学科组100个,丰富全市中小学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系。雨城区代表雅安市连续三年接受国家教育部质量检测中心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优良等级。
三是抓示范强引领。雅安中学、名山中学创成省一级示范高中,雨城二中创成省二级示范普通高中,全市省级示范高中增至4所,每年均衡定向招生1400名,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2013年的65.69%提升至2017年的84.59%,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由2013年的2925人提升2017年的3531人。雅安天立、北大青鸟、成实外等3所优质民办教育学校落户雅安,累计投资达6.1亿元,建成后招收基础教育阶段学生10400名,成为全市教育的有益补充,受到社会普遍认可和欢迎。天全县第一幼儿园、荥经县胡长保幼儿园成功创建为四川省示范性幼儿园,全市省级示范幼儿园达到7所。
二、聚焦队伍建设,强化发展支撑
一是强化配套政策“保障能力”。坚持把教师队伍发展摆在教育优先发展的核心位置,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雅安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配套办法》《雅安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2015-2020 年)》等系列政策性文件6个,系统性部署队伍建设各项工作。2015年,市政府统筹指导各县(区)实行教育质量考核基础奖,促进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是提升校长队伍“领导能力”。为建设专业化的校长队伍,与上海方略教育集团连续三年合作开展百名校长领导能力提升项目,对我市100名校长、副校长和后备干部开展为期3年的跟踪培训服务,着力提升校长的文化领导、专业领导和组织领导能力,形成了校长队伍良性发展的梯次结构。启动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轮岗工作,鼓励优秀校长交流轮岗到薄弱学校、农村学校任职,近三年全市共交流轮岗校长30名。
三是优化教师队伍“专业能力”。近三年来,全市新招聘教师1494名,其中80%充实到农村学校。落实乡村教师职务(职称)评聘优惠政策,352名乡村教师晋升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按艰苦条件不同,执行100-600元/人/月的补贴。2015-2017年,全市交流轮岗到农村学校的教师共计985名。近三年,通过争取国省级培训和构建市县校三级培训体系,累计培训教师5万余人次,组建6个市级名师工作坊,加快提升全市165名青年骨干教师学科素养,合格率达100%。实施“青蓝工程”,促进年轻教师成长,已有203所中小学加入、占比达84%、结对786对。全市获国家级奖励青年教师达43名、省级达126名。
三、聚焦综合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一是实施“双向发展”的办学体制改革。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积极探索县(区)推动教育管办评分离的措施和办法,制定并实施《公平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专项改革方案》和《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在雨城区开展学校体育(艺术)区域整体推进改革试点,雨城、名山、芦山、汉源等县(区)因地制宜实施城乡学校结对共建、区域名校引领办学、片区学校结盟发展等多样化改革实践,有效缓解了城区学校日益加剧的入学压力。推进中职教育改革,加快推进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四川省档案校成功申报为全省第二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立足为雅安发展培育技术型人才,新设专业10个,建成10个市级重点专业;四川省贸易学校创建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雅安汽车、雅安茶业、四川档案管理、雅安学前教育、电子商务等5个职业教育集团(联盟)齐头发展。
二是融入“互联网+”的课堂教学改革。以教育信息化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投入9600余万元建设教育“三通两平台”。截至目前,全市中心校以上学校全部接入宽带,10M以上学校数占已接入宽带学校的78%,累计建成数字教室3960间,“班班通”实现全覆盖,“人人通”累计注册教师1万余名、学生11万余名。以高效课堂建设为抓手,利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展优质课竞赛、教学技艺比武、典型课例研讨等教学研训活动,推进教师科学变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日益优化,传统低效的课堂模式逐步打破,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初步建立。
三是导向全面发展的质量评价改革。结合实际修订完善了高中和初中教学质量考核、文明校园、文化艺术特色学校、示范幼儿园评估细则等5个评价办法,以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以发展学生全面素质为导向实施中考改革,将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合并进行,将体育和理化实验操作纳入中考科目并将中考体育科目分值由40分提高到60分,权重由5.7%提高到8.3%。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生德育、体育、美育、社会实践等综合表现以等级方式呈现评价结果,作为初中学生毕业的条件和高中学校录取的依据,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