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教育信息第43期
时间:2021-12-07 14:34 来源: 浏览次数:
打印

重要工作

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市校园疫情防控、安全和“双减”工作会议。会议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减”工作决策部署全国全省校园安全专项整顿会议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通报我市相关工作推进情况,进一步安排部署工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聂颖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市长、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于冀川主持会议。会议要求,扎实做好校园安全和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牢牢守住校园安全底线,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做好“双减”工作,为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校园安全

市教育局抓实学校交通安全工作。1)强化交通安全教育。将交通安全知识纳入课堂教学内容,开展全市安全教育优质课展评活动,线上线下宣传普及交通安全知识,争做交通安全小卫士,发放22万余份告家长书。利用全市35儿童安全教育教室35个安全体验室,组织开展交通安全体验教育,组织全市520余所学校每月定期开展交通安全应急演练。2)强化校车安全管理。严把车辆关、运行关、人员关和防疫关,将全市所有校车基本情况录入四川教育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定期定点开展车况性能检测维护。实时对全市20台校车运行情况进行智慧监控,加强校车驾驶员和随车照管员两类人员常规管理开展校车安全专项整治和毒驾集中整治等行动,坚持每日接送前后必消杀,对1000余名搭乘校车的学生、幼儿严格执行体温测试制度。3)强化交通安全督促检查。实行联系县(区)制度,重点时段对学校交通安全工作开展专项检查。开展学生出行情况调查统计汇总,抄送公安、交通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突击对雨城区、天全县校车管理进行实地检查。(安全科)

双减工作

汉源县九襄镇小学教育集团着力提升课后服务质量。(1)抓好“菜单制”课程。设置每天2课时,每周3天辅导课程+2天社团活动。采用“总体分配+自选+调配”形式,优先保障残疾学生、留守学生、贫困学生等特殊群体原则下确定社团名单,已打造德育类、智育类、体育类、美育类、劳动教育类5大社团,开设篮球、武术等20余个课程。(2)抓强“立体式”保障。建立课后服务多渠道经费分担机制,以“家长自愿、多方筹集”为原则并坚持“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强化乡村少年宫等场所保障,坚持“专业教师+兼职教师+聘用人员”组织模式,指导各分校至少落实3名以上后勤人员、2名安全巡查人员、1名卫生健康副校长。配足器材180余套,指导各分校将2%的公用经费用于除水电费外临时性材料支出(3)抓实“三位一体”监管。开展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工作专项检查,每班选择2-3名家长代表组成“课后服务”家长委员会,每周轮流进校交流学校“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工作的实施情况和学校食堂运行情况印制“汉源县九襄镇小学教育集团课后服务质量提升明白袋”,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邮箱3个,接受社会监督。(汉源县)

党建工作

宝兴县“223”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1)用好两个宣讲团。组织56名藏汉师生组成“党史学习藏汉双语宣讲团”深入硗碛藏寨,发放双语党史宣讲手册1800余册,双语循环播放党史知识1500条。邀请“五老”宣讲团开展党史宣讲活动30余场,讲解《翻越夹金山》《陈云出川》等50个革命故事。(2)打好两套组合拳。线上+线下,利用“夹金山红色e家”、微信公众号等推动实体场馆向网络平台延伸组织230余名党员教师开展集中学习50余次,学习《夹金山的红色记忆》等50余部宝兴红色书籍。校内+校外,开展红色比赛活动278场组织6000余名师生到红色教育基地260场次。(3)上好三堂党史课。上好主题班会课、主题团课和主题党课,开展主题班会260余节,观看爱国影片100余部。组织200余名团员参观陈云长征旧居和陈云出川史实陈列馆,开展入团前培训学习20余学时。开展红色读书活动,组织党员群众集体歌唱红色歌曲100余首,组织230名党员同志交流初心使命。(宝兴县

    天全县建立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1)队伍建设有保障。成立党建专家指导团,通过党组织推荐、个人报名等方式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定《天全县教育系统党建指导员工作职责》《天全县教育系统党建指导员管理制度》等文件,建立“日常纪实、工作汇报、督促检查、考核监督”等制度。(2)业务培训有保障。从“党建知识、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操”等开展培训,重点从政治素质提升、业务知识运用、典型经验分享等方面,有效地提升党建工作指导员能力。严格考核评价,每年对党建工作指导员进行考评,考评结果纳入个人年度考核并作为晋职晋级、评先评优的依据。(3)成效巩固有保障。创建“一学校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党组织,着力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当好学校党组织建设的“指导员”、党的教育政策的“宣传员”、上下沟通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学校发展的“服务员”,帮助学校解决发展中矛盾和问题。(天全县)

师资建设

雨城区“三抓三促”抓实师德师风。(1)抓学习促规范。以假期培训、党建例会、每周政治学习为载体,采取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2021年全区各级培训覆盖教师2200余人。推荐上报优秀学习心得体会50余篇,收集《我的老师》教师作文2437篇。(2)抓典型促形象积极开展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评选活动90余名教师获得“四川省中小学名校长”、“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的等省、市、区级荣誉称号。近两年,全区开展师德承诺活动2次,签订师德承诺书5000余份。(3)抓监督促实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密切关注“四风”问题。近两年,党内警告处分7人,政务警告处分2人,免于党纪处分2人,开除党籍、降低岗位1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降低岗位等级处分2人。(雨城区)

法治教育

汉源县“三管齐下”有序推进法治校园建设(1)锻造法治教育“引路人”加强警校共建共育,建立学校法治副校长人才库,聘请律师事务所律师担任教育系统法律顾问派出所民警同志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配备率达100%。落实60余名联校人员,更新法治副校长人才库55人,进校指导近100校次。(2)搭建法治学习“大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49校次,组织1000余名学生参观青少年法治(警示)教育基地,收集优秀作品10余件,获得省级奖项2个。(3)扩大法治学习“宣传面”。举办普法讲座,开展“送法上门”活动,组织500名家长代表参加系列主题活动,收集各类建议意见200余条,发放《法律知识宣传手册》4万余份。(汉源县

心理健康

    芦山县三举措扎实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建立长效机制。印发《芦山县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意见》,“一校一策”制定工作方案。召开校长会4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会1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查2次,“一生一策”建立心理成长档案,排查重点人员66人,建立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台账,接待学生心理咨询、辅导389人次。(2)加强阵地建设。建设心理健康咨询室24个,配备心理辅导教师28名。组建全县心理咨询团队,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48次,观摩活动18次。开通心理咨询服务热线24条,建立362个班主任工作群,推送心理健康辅导短信、微信232条。(3)丰富教育活动。邀请专家进课堂,组织学生进基地,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24次,上心理健康教育团辅课213课时,调节学生心理情绪。发放心理健康宣传资料11095份《致家长一封信》8355份,开展家访、家校沟通4543人次。(芦山县)

后勤工作

汉源县着力三点加强校园环境建设。⑴环境变“绿”。累计投入绿化建设资金1800万元,栽植大小乔木逾500棵各种幼苗逾2万余参加义务植树累8万余人次栽植花草树木1万余株。截至目前,全县学校绿化总面积已达16.54公顷绿化率提升至70.31 %(2)文化增“色”。深挖生态环境保护内容,编写校本课程8套组织开展“垃圾分类”“绿满校园”等主题实践活动70余校次,全县中小学生态环境建设宣传教育普及率达100%。⑶创建添“彩”。广泛参与“省级绿化模范县城”“省级生态模范县城”等创建活动,让生态文明观念和行为方式深入到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学生。今年,新创省级“绿色学校”10所、“节水型学校”9所(汉源县)

简讯

市教育局局长赵敏到雅安中学调研指导工作。赵敏要求雅安中学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生命线的理念,加强师资建设,抓好党建和清廉教育工作,强化对学生的法治安全教育。(雅安中学)

市教育局深入雨城区、名山区检查“双减”工作落实情况。检查督导组强调要加大“营转非”力度,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常态化抓好安全和疫情防控。(政策法规科)

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全2021年党建示范学校验收工作。共验收18所学校,通过以创促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学校党建品牌。工委办

市教育局组织全市2021年绿色学校检查验收工作近日,教育局会同市发改委成立联合检查验收组,对各县(区)申报的109所绿色学校进行抽查,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确保全市辖区内 30%及以上的中小学达到“四川省绿色学校”创建标准(学校安全后勤管理科)

名山区开展节水型学校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学校人均水耗同比下降2.5%,16所学校被评为市、区两级节水型学校,4所学校准备迎接雅安市节水学校型验收。(名山区)

站点地图 | 无障碍浏览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 2021  雅安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主办:雅安市教育局 地址:雅安市行政中心5号楼4楼B座 办公电话:0835—2220212 传真:0835—2220212
蜀ICP备190176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885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