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信息】
衡彤专题调研德智体美劳一体化全面发展工作。近日,市政府副市长衡彤赴雨城四小教育集团光华校区,专题调研德智体美劳一体化全面发展工作,强调要以“小切口、大融合、五点同步”的思路和策略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以乡镇区域调整为契机,优化校点布局,打造社会实践基地,以“课程研发”为核心,全力推进课程化发展。(雨城区)
市教育局专题学习传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会议要求,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贯穿于教育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当前教育重点工作,把人民的利益和需求放在首位,深刻检视问题,强化整改落实,推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提高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水平,建立健全学校依法办学体制,完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倡导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运用法治思维来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委办)
【教育扶贫】
雅安市坚持“四控法”做好控辍保学工作。(1)以责控辍。开展控辍保学“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四进活动,重点督查“建档立卡”学生就学等关键性指标,2019年实地核查20余次,发放入学通知书2万余份,实现44户249名凉山自发搬迁贫困人口中适龄儿童“应入尽入”、义务教育阶段8680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00%入学就读;(2)以管控辍。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凉山自主搬迁户两类重点人群,严格比对学校入学和村社适龄人口、小学毕业和初中升学两类台账,2019年比对数据4700余条,动态管理转入转出6100余人次,确保适龄学生“应入进入”;(3)以情控辍。建成乡村学校“留守儿童之家”270所、乡村学校 “心理咨询室”70个,建立法律顾问专家库和留守学生体检制度,每学期开展法治讲座、免费健康体检共计4次。聘任教师为“学业家长”,建立留守学生学业档案和学习卡,鼓励留守学生加入体育艺术社团;(4)以资控辍。近年来投入约4亿元,重点建设和升级改造寄宿制学校118所,2019年提升全市义务教育学生寄宿率至23.1%。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1.7万人,发放教育救助基金3265万元、累计资助4.5万余人,提升中小学营养餐食堂供餐率至98.52%。(信访科、基教科、计财科)
【教育合作】
雅安市扎实推进成雅教育合作。(1)共育学校。成功引进雅安天立学校、雅安市成实外高级中学、北附名山实验学校等3所成都市优质民办学校,提供优质学位1万个。我市首批5所学校与成都市5所优质学校结对,共同开展网上研修、网上学习和交流、资源共享等活动;(2)共享资源。签订“互联网+教育”同城化结对学校框架协议,探索区域合作“互联网+教师评价”运行模式等,参加成都市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会、“文翁大讲堂”等活动;向成都市推介我市综合实践基地20余个,2019年共吸引成都等外地学生3万余名赴我市开展“研学旅行”;(3)共培师资。组织120名学校干部赴成都市参加跟岗锻炼和教育培训、20余名学校中青年干部进行为期一个月跟岗锻炼。邀请成都“名师好课”走进雅安,聚焦学前教育等8个学科,2019年培训全市教师700余名。(信访科、办公室)
【职业教育】
雅安市扩大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就业渠道。(1)建基地。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对孵化项目免费提供场地、水电及网络等,设立创业风险基金。成立职业规划师队伍,开展SYB(“创办你的企业”)专业课并纳入学分管理,2019年举办讲座、训练营等双创活动7次、培训大学生1万人次,印发《毕业生就业指南》《应征入伍宣传册》1万余册;(2)搭平台。通过引企入校、引行业入校、引基地入校等方式,举办线上线下双选会230场、接待用人单位1014家、提供岗位1.7万个。建立用人单位“两微一群”10余个,及时收集发布招聘信息,2019年毕业就业率达90.75%;(3)抓重点。全面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双百行动”,建立22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毕业生和11名残疾毕业生的信息台账,重点开展护士资格证考试、中药调剂员等7类职业技能培训,落实“1对1”就业创业指导和帮扶资金,就业率达到91.5%,力争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信访科、职成教科)
【环境保护】
天全县积极推进“生态雅安·一木环保”公益活动。自全市启动“生态雅安·一木环保”公益活动以来,天全县扎实推进“生态雅安·一木环保”工作,县教育局被评为“生态雅安·一木环保”公益活组织工作一等奖、5所学校被评为先进学校。(1)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全县34所学校同一天举行活动启动仪式、2万余名师生参与,开展校会34场、流动展板环保宣传20场,设立环保宣传栏34个,举办黑板报490余期。收集活动信息50余篇,在6个重要公众媒体上刊登报道10余篇,组织师生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活动动态;(2)建立收集工作站。与新华文轩公司联合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和废旧书报收集小组,建立“废旧书报回收站”36个,抓住开学、期末等特殊时段,动员师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废旧书报。2019年全县开展了大型收集活动2次,收集废旧书报35余吨;(3)拓展活动深度。制定了工作方案,开展“六个一”活动:一次国旗下演讲、一次主题班会、出版一期黑板、参与一个主题活动、写作一篇心得体会、捐献一次废旧书报,发放了获奖证书和奖品各267份,表扬县级先进学校15个、先进教师31名、环保小达人31名。(天全县)
【德育工作】
荥经县严道第二小学教育集团“三融合”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围绕“浸润每一颗生命的种子”的办学理念和“立责于心、广趣良习的阳光少年”的培养目标,将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校本课程相融合,加强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1)融合校园文化,打造传统文化环境底色。凸显传统文化和荥经乡土文化,打造书法苑——“洗砚池”,展示历代书法大家作品和学校教师临摹作品。开辟“孝”主题传统文化走廊,在每层教学楼展示传统典故二十四孝及师生优秀书法作品。设置每周1诗的板报专栏,拓展学生古诗词阅读面。依托荥经鸽子花都建设,打造鸽子花专栏,展示学生节日活动及作品,每期编印鸽子花校报 5 期。(2)融合课堂教学,丰富传统文化学科本色。语文课注重结合综合性学习单元、园地展示平台,以讲“成语故事”等多种形式丰富古诗词,以“推荐一本好书”“读书小报”等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英语课注重挖掘和包装中国传统节日,用英语进行表述。音乐课注重吟唱经典古诗词,创编经典诵读节目在2019年雅安屈原诗歌专场邀请演绎赛中获二等奖。体育课注重将中华武术、韵律操融入体育教学中,将传统武术结合古典音乐在大课间进行展示;(3)融合校本课程,构建传统文化教育特色。上好“节日课程”,编撰校本课程《情意浓浓话佳节》,以六大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家乡的年味”等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怀。上好“仪式课程”,实施“三礼”教育(一年级的“启蒙礼”、四年级的“成长礼”和六年级的“毕业礼”),解读传统礼仪。上好“社团课程”,成立经典诵读等活动小组5个,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上好“研学课程”,带领学生走进荥经博物馆、曾庆红砂器博览园,现场体验砂器的制作工艺,学习荥经历史和乡土文化。(荥经县)
荥经县胡长保教育集团念好红色基因培育“六字诀”。作为以革命烈士胡长保命名的学校,学校坚持依托胡长保烈士事迹和全县红色教育资源,引导师生忆党史、承传统、立志向,厚植师生爱国主义情怀。(1)“读”红色书籍。将6个连廊开辟成“读书角”,建立开放式书架24个,设置红色书籍专栏。明确阅读红色书籍作为一项基本任务,引导每生每个假期至少阅读1本红色书籍,开展“好书推介”“读书周”“读书节”活动,培育学生红色基因;(2)“听”红色故事。组建师生红色故事演讲小组,定期到低年级学生中宣讲重大战役故事,讲述胡长保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典型人物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红色文化兴趣。(3)“游”红色基地。立足校名深挖“红色”文化元素,塑胡长保、雷锋雕像,呈现红军长征中的重大事件,组织学生参观校园红色文化长廊、胡长保纪念馆和烈士陵园,追随英雄足迹,引导学生知党史、感党恩。围绕“我是红色文化传承人”主题,开展“雷锋像前入学第一课”“纪念碑下的入队仪式”“纪念碑下的成长礼”等系列仪式教育活动;(4)“唱”红色歌曲。将传唱红色歌曲列入音乐课的教学课程,保障每班每期学会3-5首红色歌曲。每年举办1台唱红歌比赛,展现新时代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爱国情操;(5)“诵”红色经典。围绕“弘扬党的光荣历史、传承党的优良传统”主题,开展红色经典诵读活动,“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少年梦·中华诵”“传承红色文化·品读经典人生”等主题展演在市县举行的诵读活动中获得较好评价;(6)“演”红色故事。组织开展“重走长征路”“红色基因代代传”主题活动,组织学生跳红色舞蹈、演红色剧目,演绎舍身扑救毛主席的“胡长保”等红色经典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荥经县教育局)
【校园足球】
天全县第二级中学做好“三项工程”助推校园足球特色发展。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以来,坚持开展多样化、规范化、系列化的校园足球活动,巩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工作成效。(1)足球文化建设工程。将足球课程纳入学校课程,编写校本教材。在醒目位置悬挂足球宣传画报,打造显性足球文化。传播足球新闻、播报重大赛事等,扩宽学生足球资讯获取渠道,指导学生设计队徽、队名并在校园足球联赛中予以展示,通过足球运动增强班级凝聚力;(2)足球队伍建设工程。挑选教职员工足球爱好者,组建志愿者团队和教师足球队,选派体育教师参加足球教练员培训班,重点开展“足球裁判、赛事规则、足球教练”等专题培训,每周定期开展校队、少年宫足球兴趣小组训练;组建54支班级队伍、8支年级队伍、6支学校队伍、1支13岁女子省级遴选队伍、1支教师队伍等校园足球梯队,举办三届校园足球联赛,评选出冠军队伍12支,“金靴奖”8人,“优秀门将”8人;承办了两届全县中小学生足球运动会,参加了县级、市级联赛5次,荣获第一名2次;(3)足球后勤保障建设工程。建立健全校园足球管理网络,做到校园足球活动有计划、有督查、有考核。设立专项运行资金,定期维护活动场地、补充损耗器材。统一购买学生校方责任险,安排校医全程值守足球活动,处理应急医疗需求。(天全县)
【依法治教】
雨城区田家炳中学积极推进法治学校建设。作为“雅安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学校将法治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建立了特色法治教育基地,全面提升学生法治意识。(1)建基地。借助司法、关工委的工作力量,建立了禁毒教育示范基地、德育教室、心理咨询室、法律图书角、法治教育长廊、法治教育专栏的综合性法治教育平台。每周一班会课组织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2个班同学参观禁毒教育基地,每周三、周五接待外校学生参观基地,拟对社会组织、团体、社区以及家长开放禁毒教育基地;(2)强组织。建立以党支部、共青团、班主任为骨干力量的组织网络,将法治教育建设教师纳入日常考核中,融入教师学习培训中,每年培训教师法律知识20学时以上。成立学生义务讲解员团队,邀请优秀讲解员、播音员为宣讲团成员作专业培训。组织法治副校长、关工委法治团志愿者和校外禁毒辅导员参与法治宣讲、创作法治教育文艺作品等活动。(3)抓载体。编制了《雅安市田家炳中学禁毒教育读本》,明确初中、高一年级以《中学生行为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为内容,高二年级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预防未成年人年犯罪法》为内容,高三年级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内容。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开展以“法治宣传月”等系列法治教育活动,2019年举办“中学生与法”等系列法治专题讲座20余场、活动10余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5000余份、法治宣传读本1000余册。(雨城区)
【简讯】
我市顺利举行2019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本次考试我市共有报名人数5534人,报考科次11553科。共设有雨城二中、田家炳中学、雅安中学(大兴校区)3个考点、考场168个。(市招考办)
市招考委2019年度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荣获全省通报表扬。据悉,2019年雅安市招考办被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正式设为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点,辖雨城区第二中学、雨城区第七中学两个考点,共2696人参考。(市招考办)
雅安市2019年秋季“爱助成长小天使”激励计划启动仪式在汉源县举行。据悉,“爱助成长小天使”是海南成美慈善基金会于2014年发起的公益项目,旨在保障少年儿童基本权利,为“事实孤儿”提供生活助学金。(汉源县)
荥经县全面完成学费奖补工作。荥经县抓实“政策宣传、多方联动、流程把关”三个重要环节,发放奖补资金15.68万元。(荥经县)
荥经县职业中学与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合作办学成功签约,双方将在师资培训、科研协作、学生培养、中高职融通等方面开展合作,构成优势互补、实现共赢。(荥经县)
汉源县第二中学学生在全省青少年拳击锦标赛获成绩。汉源县第二中学杨擎天同学代表雅安市参赛,勇夺四川省青少年拳击锦标赛甲组52公斤级第一名,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汉源县)